第299页

纽根特爵士不解地追问:“可阁下之前不是推断说,最好的打算是坚守贝尔法斯特四到五天吗?”

“对。”基钦纳肯定了自己之前的言论,他接着解释道:“我们有最好和最坏的打算,爱尔兰人同样需要考虑这些。他们最好的打算是一口气打垮守军,两天激战,付出三到四万人的代价;最坏的打算是拖上四五天,以接近甚至超过十万人的代价攻下贝尔法斯特。这样的代价,那位殿下一定能够承受,关键在于他是否想要承受。”

众人还在理解这番话的意味,首相博纳·劳便道:“阁下的推论非常精辟,应该是我在这一个星期以来听过最清晰和透彻的分析,而且我个人想做一些不完全成熟的补充——除了人员伤亡之外,那位殿下还必须慎重考虑这场战争对爱尔兰的长远影响。首先军费的投入肯定是一个大数字,不但要花光爱尔兰这半年来的贸易收益,还要让爱尔兰政府额外背上一大笔债务。其次是发动战争所造成的国际影响,在公投和谈判这两扇大门都还敞开的情况下选择使用武力,必然给世人留下野蛮暴力的印象,降低国际间合作的潜在机会,此外还有各种不能完全预计的影响,总结起来一句话:对爱尔兰这样一个尚且弱小的国家来说,战争应该是最后考虑的手段。”

纽根特爵士似乎不太认同基钦纳和博纳·劳的见解,他辩驳说:“其实我们大多数人之前也是这样考虑的,所以在跟爱尔兰政府举行的多次会晤中拒绝让步,这可能让爱尔兰人耗尽了耐心,他们决意要在新年到来之前解决这个问题,而且,一位军人出身的国家治理者和一个由反政府武装分子组成的政府会选择战争,本身并不奇怪吧!”

基钦纳反问道:“听阁下的意思,是觉得英国政府现在应该做出让步,以避免这场形势不利的战争咯?”

这个尖锐的问题让纽根特爵士有些慌神,他当然不敢给出肯定的回答,否则这场内阁会议也用不着从下午一直开到深夜。

基钦纳并没有要针对纽根特爵士的意思,他借势道出自己的结论:“如果我们现在做出让步,就正中对手的圈套了。”

“所以阁下觉得我们不必去理会爱尔兰的所谓军事威胁,现在什么也不用做,就这样等着看他们下一步的举动。”博纳·劳以肯定的语气说出这番话,但基钦纳本人对此却不置可否。

纵观历史,英国的历任首相多数都不是才华横溢或富有想象力的人物,只偶尔有人也显露出一点天才。首相的职责是管理一批野心勃勃和性情多变的人,让他们在艰难时刻团结一致,确保这个乐队中的每个成员为大合奏做出贡献。博纳·劳对自己的角色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在场的内阁大臣和列席人员虽然没有被基钦纳说得心服口服,但在眼前的局势下,他们也拿不出一个更行之有效的计划来。于是,博纳·劳收尾说:“好吧,我觉得眼下我们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了。如果诸位没有其他意见的话,我这就去王宫觐见陛下了,希望这有助于陛下睡个安稳的好觉,养足精神,用最好的状态发表明天的圣诞致辞。”

在一阵“天佑不列颠”的祈祷声中,众人散会离开。此时天上还飘着雪花,凛冽的北方阵阵吹来,给人以刺骨的寒意。离开了唐宁街10号,大臣和将领们迫不及待地钻进各自的座驾,基钦纳刚刚关上车门,旁边的车窗就被首相的秘书轻轻敲响。

面带倦意的陆军大臣摇下车窗。

“元帅阁下,首相想邀请您同去王宫,不知您意下如何。”

“有这个必要么?”基钦纳有些冷淡地反问说。

“首相应该有他的考虑,如果阁下觉得不方便的话,首相应该也会理解的,不知您……”

基钦纳面无表情地说道:“请首相先行,我们随后就到。”

与此同时,在英国南部的朴茨茅斯和普利茅斯两座港口,朴茨茅斯造船厂和德文波特海军船厂的工人们正冒着严寒连夜赶工,为的是将之前拆卸下来的测距仪重新装上“伊丽莎白女王”和“厌战”这两条搭载15英寸重炮的超无畏舰。装有篷布的卡车一辆接着一辆驶抵码头,穿戴整齐的海军官兵陆续登舰,与留守两艘战舰的部分舰员会合一处,它们很快就将重新恢复到满员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