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舰桥上,指挥官拼命撕扯着嗓子,舵盘在大副手中飞速的转动着,战舰的急速转向也令甲板开始微微倾斜,就在这时。舰上的炮声疏散的响起,飞射出去地炮弹很快在附近海面上激起或大或小的水柱,可是仓促之下轻重火炮的弹着点距离水中的鱼雷还有好一段距离,炮弹掀起的浪花也无助于改变它们的航迹。即便如此,水兵们最担心的事情却并未发生,舰长的转向命令非常及时,这艘驱逐舰的反应速度也足够灵敏,那条骇人的鱼雷锵锵从舰首前方穿过。看着由气泡形成的白色航迹如此之近,舰桥上那些神经脆弱的人几乎惊得瘫倒过去。

在军官们的叫喊声中,操控探照灯的水兵迅即将光柱锁定在攻击者身上,那是一艘形如黑鲨的潜艇。其实就外观轮廓而言,德国潜艇如同一把又长又窄的单刃军刀,英国和法国潜艇更接近于雪茄造型,浮在海面的英国潜艇跟德国u艇不难区分:德国人要么在前后甲板各装一门甲板炮,要么只在前甲板装一门,而英国的e-9级将唯一的甲板炮装在艇指挥塔后方;德国u艇的艇指挥塔像是椭圆形的沙丁鱼罐头,英国潜艇的艇指挥塔习惯于采用阶梯式的构造,即下半部分宽,上半部分窄。

这些外型上的显著区别,在战后的学者专家乃至军事爱好者口中可以如数家珍,但在战争进行时,交战双方的普通官兵对敌人的装备不可能有这么确切的了解,而且战场上的光线、视角也都可能造成视觉上的偏差。在遭到e-15鱼雷攻击的这艘英国驱逐舰上,当时没有一个人对那艘潜艇的身份明确提出质疑。事实上,这场悲剧从嘹望员低头擦鼻涕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没能看清对方发出的灯光信号,所以想等对方发第二遍,而舰桥里的值守军官正和他的同僚吸烟解乏,舷侧炮位上的一些炮手看到了信号灯,却无法解读内容。阴差阳错的巧合,短短两三分钟的迟疑,几个看似不起眼的偶然因素酿成了这场有着深远影响的灾祸……

很快,隶属于英国第11驱逐舰队的驱逐舰“莱山德”号向旗舰发去无线电报:在斯特莱默岛西北方70海里处遭遇德国潜艇,正与之交火。

金斯特上尉指挥的e-15也向海军部及本土舰队旗舰发报,但由于方位测算的偏差,它报告的战斗地点与“莱山德”号标注的方位相差了近二十海里,使得本土舰队的指挥官产生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莱山德”号和e-15在法罗群岛西北方分别遭遇了德国舰队的前哨舰艇,按照常理推算,德国主力舰队应在法罗群岛西北方约100海里的位置。

到这时为止,杰克逊爵士和他的主力舰队已在原地苦等了十几个小时,德国舰队的无线电静默以及持续的风浪让他们迟迟无法找到德国舰队的踪迹,紧张忐忑的情绪渐渐被深重的焦虑所取代。杰克逊开始担心第二天甚至第三天的天气,只要风浪减弱,德国人的舰载机就会一波接着一波袭来,无数致命的航空炸弹从天而降,把英国的主力战舰一艘接着一艘击伤、击沉,等到英国本土舰队元气大伤、士气崩溃的时候,德国舰队再浩浩荡荡地开来,用一场不对称的战斗彻底捻灭英国海军的希望……

要么出击,要么撤退,杰克逊爵士赫然站在了自己给自己画的十字路口。

法罗群岛西北方的海面上,意识到对方只是一艘火力并不凶悍的轻型战舰,金斯顿上尉决定以水面交战的方式将其击沉。他一边指挥艇员们以甲板炮轰击目标,一边令潜艇左转,片刻之后,两条从艇艏鱼雷发射管射出的鱼雷以接近40节的航速飞驰而去,而在这个时候,“莱山德”号的指挥官马尔文·约翰森少校指挥自己的战舰朝对手猛冲过去,准备用锋利的舰艏直接劈开那条黑鱼的肚皮。

第88章 决斗的时刻

天明时分,海面上风浪不减,而从后半夜开始下的滂沱大雨也未有停止的趋势,这让率领英国本土舰队扑了个空的杰克逊爵士心底稍感安慰。

前夜,由于在敌我识别时出现了一个致命的低级失误,一艘英国潜艇和一艘英国驱逐舰在法罗群岛西北方海域上演了一出自相残杀的悲剧。驱逐舰“莱山德”号被e-15发射的鱼雷击沉,约翰森少校以下百多名官兵不幸丧生,e-15也被“莱山德”号的机关炮火力击伤,暂时失去了下潜能力。当英国本土舰队带着强击德国主力舰队的坚定决心浩浩荡荡杀到这片海域时,看到的只是满目狼藉的海面以及惴惴不安的e-15号,潜艇甲板上排满了从水中打捞起来的友舰阵亡舰员……

得知事件真相的刹那,杰克逊爵士只能仰天长叹。这时的他就像是个自以为抓住了翻盘机会,毫不迟疑地压下了赌注,可拈起最后一张牌却发现情况不妙的赌徒,于是心惊肉跳,懊恼不已,但事已至此,他没有反悔的机会,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先想方设法摆脱危机,再考虑是否有真正的翻盘机会。

然而,风浪和大雨并没有如英国人期待的那样捆缚住德国海军航空兵的翼翅。天亮后不久,十数架灰色涂装的舰载机出现在北方天际。它们当中既有外观轻巧的单翼机,也有线条粗壮的双翼机,有的挂载了圆滚滚的航空炸弹,有的装备着雪茄状的航空鱼雷。

胡伯特-d型战斗侦察机已是沙场老将,胡伯特-e3型舰载轰炸机前日一亮相就给英国舰队来了个下马威,而胡伯特-e5型双座双翼鱼雷机则是首次参加实战。在英舰官兵的注视下,这些灰色的贼鸥穿过声势浩大、貌似密集的阻截火力,它们轻而易举第逼近英国舰队,从低空投下一条条浑圆漆黑的鱼雷。体态修长的g-4型18英寸航空鱼雷落下时弹头保持一定的向下角度,犹如一个个动作优雅的跳水运动员,入水时只溅起少许的水花,而在入水之后,它们身体中潜藏的能量便被激发出来,迅速以40节的航速向着海面上的目标疾驰而去。

这种全重约700公斤、装药145公斤的航空鱼雷,在威力上较德国潜艇用的常规g-2型鱼雷小了将近四分之一,但正常情况下,其威力足以秒杀一艘普通驱逐舰,撕破巡洋舰的水线装甲,甚至有机会重创战列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