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对于40倍径283毫米舰炮尚不足以有效击穿的英国无畏舰主装甲,维切尔斯巴赫级的40倍径240毫米舰炮更如同隔靴搔痒,但它们胜在射速高,在中等交战距离上能够损伤英国战舰的非重点防护部位,杀伤外部战位人员。在“阿尔萨斯”号的引导下,经过几轮快速的射击,五艘维切尔斯巴赫级同“普鲁士”、“洛林”这两艘布伦瑞克级战列舰都渐渐找准了感觉,位于英国舰队末尾的几艘乔治五世级战列舰则不得不忍受这群老家伙“软绵无力”的骚扰,“乔治五世”、“大胆”、“阿贾克斯”、“百夫长”相继中弹,炮塔、舰桥、水线装甲这些重要部位完好无损,测距仪、探照灯、无线电支架、电气管线等构造精细且各具作用的设备却极易被炮弹或弹片打坏,舰上的炮廓式副炮亦不足以抵御中等口径穿甲弹的攻击,结果,这四艘造价超过200万英镑、性能一流的英国新式主力舰纷纷遭受“软杀伤”,舰员伤亡数量不多,但流血横流的场面以及受伤人员的呻吟却悄然分散了舰员们的一部分注意力。

籍由老式战列舰队对敌方主力舰群的牵制,先前实施突袭并幸存下来的德国大型鱼雷艇已将备用鱼雷装入发射管,它们故技重施,试图在不引起对方注意的情况下逼近敌方战列线发动雷击,但这一次杰利科的舰队早有防范,不等德国第4雷击大队的“刀锋战士”靠上前,在舰队左翼实施警戒的几艘英国驱逐舰果断打开探照灯,用凶悍的炮火驱赶德国的鱼雷袭击者。舍尔注意到了这个能够拖延对手的重要机会,遂令“德意志”和“西里西亚”对己方鱼雷艇群进行火力支援。虽然两艘老式战列舰此刻仅有2门283毫米口径的一级主炮和5门170毫米口径的二级主炮可用,但双方的交战距离已处于德舰88毫米副炮的射程之内,这些用来对付敌方雷击舰艇的小口径舰炮最高可以打出每分钟15发的射速。不一会儿,它们的密集炮火就将截击德国鱼雷艇群的英国驱逐舰打散,3艘1911年级和1艘1913年级大型鱼雷艇趁机溜过英国舰队的外围警戒线,尽管它们最终没能突破敌方主力舰艇的防御火力,但在1500至2000米距离发射的鱼雷依然迫使杰利科编队前列的几艘无畏舰转向规避。

这时候,坐镇“铁公爵”号的杰利科收到伯尼中将发来的电报,得知第1分舰队的8艘老式无畏舰已与德国舰队交上了火,而从北方海面传来的炮声也是一阵紧过一阵。德国海军此番出击显然是早有预谋的,杰利科有理由相信对手调动了尽可能多的舰艇参战,无畏舰数量应有13至15艘,但自己这里面对的只是一群老迈的德国前无畏舰,如果伯尼分舰队遭到整个德国无畏舰队的攻击,那么这场海战的形势已经变得对英国舰队极其不利了!

杰利科急于率领主力舰群前去支援伯尼分舰队,可对手就像是一大块牛皮糖,短时间内嚼不烂又甩不掉。德国老式战列舰群的炮火对皮糙肉厚的英国新锐无畏舰构不成致命威胁,可是,德国的雷击舰艇却能够在它们的支援掩护下频频发动攻击。在这片远离英国本土的海域,皇家海军的主力舰艇一旦中雷受损,很可能因为航速跟不上大舰队而陷入德国舰艇的围攻,而每一艘主力舰的损失都将威胁到英国的战略环境甚至本土安全。现在,位于战列线前端的“本邦”、“猎户座”、“征服者”和“雷电”皆为规避鱼雷而暂时脱离,杰利科权衡利弊,迅速拍发无线电报,要求这四艘无畏舰在分舰队副司令伊文·托马斯少将的指挥下全速向北,与伯尼中将取得联系并暂时加入他的分舰队。

指令发出之后,杰利科重新将注意力放回眼前的战斗。在他看来,即便少了一艘铁公爵和三艘猎户座,余下的6艘英国无畏舰也足以对付左舷海面那一大群“老古董”。

战斗的进程很快应证了杰利科的这种设想,只见处在德国战列线前端的“德意志”号后甲板红光一闪,剧烈的爆炸形成的火球呈冲天之势。相隔不到十分钟,“波默恩”号遭到致命重创的一幕竟又在分队旗舰上重演,“无畏”门槛的差距不禁令人咋舌。爆炸的焰光消去之后,“德意志”号舰尾燃着大火,大量黑烟翻滚着直上云端,舰上大小口径的火炮顿时没了动静,靠近舰尾的舷侧甲板上可以看到许多从内舱撤出的舰员,多数人并没有仓皇失措地弃舰逃生,而是自发加入灭火行列,但扎入大火的几根水龙似乎显得太过纤细……

由于战舰已经失去全部战力,且仅剩下非常有限的动力,根本不适合继续留在战列当中,莱因哈特·舍尔只得带着幕僚团队先行撤离。舰上的交通艇已在战斗中损毁殆尽,他们无奈召来在不远处护航的v-180,这艘大型鱼雷艇冒险靠近舰舷,从软绳梯接下舍尔一行人,调头转向编队中的其他战舰。它很快接近“西里西亚”号,但这艘战舰的每座主炮塔都被打坏,基本失去了战斗能力;于是又开往“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号,发现它的桅杆和上层建筑刚刚被弹片洗过一遍,无线电设施和探照灯都被打坏;v-180接着赶往“汉诺威”号,这艘战列舰的舰艏水线被敌人的炮弹开了个大洞,航速稍快就会灌水,显然也不适合作为旗舰。直到抵近“布伦瑞克”号,舍尔和他的幕僚们才稍稍松了一口气,而等到他们登上这艘相对完好的战列舰,得到的报告却像是一盆当头浇下的冷水:“德意志”号侧倾严重,舰长已发出了弃舰信号;“阿尔萨斯”号遭到重创,航速锐减而退出战列;新参战的“普鲁士”号也被击中,损失了前部主炮塔。至此,15艘老式战列舰仅余半数战力,眼前的局势糟糕至极。

第39章 无敌战刃

临近午夜的日德兰半岛海域,狂风激浪、怒涛澎湃。在“华丽”、“巨人”两艘无畏舰相继战沉之后,英国海军中将伯尼坐镇的“勇气”号已然成为德国第1战列舰队的下一个猎物,此时高速突进的“腓特烈大帝”和“凯撒”已切入伯尼的战列线,这意味着“勇气”连同紧随其后的“前卫”、“海王星”面对的不仅仅是彪悍的“腓特烈大帝”和“凯撒”,而是德国海军性能最好的六艘无畏舰,其中四艘获得了全舷火力齐射的角度,另外两艘则可以发挥半数火力,形势对英国人而言已是岌岌可危。

由眼前这支德国无畏舰分队如狼似虎的攻击举动,伯尼意识到从北面驶入战场的英国旧式战列舰编队是“远水难解近渴”,自己即便将余下的六艘无畏舰集结起来也不是敌人的对手,何况先前交战的那支德国无畏舰队随时可能从左舷海面猛扑上来,所以他干脆抛弃了所有的念头,一心一意地保存战力,待与杰利科的主力编队会合后再行角逐。但是,当他下令同麾下各舰联络发报时,德国人的炮弹已劈头盖脸地打了下来。

面对处在副炮射程内的英国无畏舰,“腓特烈大帝”和“凯撒”的德国炮手们展开着一场酣畅淋漓的射击表演,而此时的恶劣海况对他们的炮术技巧亦是一次实实在在的考验。早在风帆战舰和前膛火炮的时代,人们就在摸索并追求海上射击的准确性和稳定度。遇上风浪,早期的对策是先计算出火炮射击的方位角,然后根据舷侧倾斜幅度,在舰艇的摇摆周期内确定一个合适的开火时点,这样就能够减小舰体摇摆对射击精度的影响,但缺点是一个摇摆周期只有一次发射机会。

速射炮诞生之后,为了迁就摇摆周期,实际射速一直提升不起来。到了世纪之交,英国海军率先采用了新的瞄准稳定法,他们改进了舰炮的高低机和方向机,使炮口可以迅速地俯仰回旋,配合简直管瞄准具连续目视瞄准目标。当船舷下倾就动手将炮口摇高,上扬就把炮口压低,使目标永远位在瞄准具十字线中心,从而抵消横向摇摆机射速延迟,中近距离的射击命中率获得倍数的提升。精于机械的德国人很快以这种瞄准稳定法为基础进行了改进,炮塔的电动操作和主炮的液压提升使得大口径舰炮的稳定射击成为可能,陀螺罗盘和姿态仪的采用又进一步缩减了人工计算时间,提高了瞄准的精确度。与此同时,吨位不断增大、舰体不断变宽的主力战舰自身的适航性能较以往的舰艇有了显著的改善,从而为火炮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射击平台。

不同口径的炮弹以不同的速度和弹道飞行,摩擦空气的啸叫声也各不相同,猛烈而持续的炮击由此在海上奏出一幕激昂的交响曲。在己方探照灯的指引下,依仗精密的观瞄设施和指挥系统,训练有素且士气高昂的德国海军战斗人员操炮猛轰伯尼的分舰队旗舰“勇气”号,落在那艘英国战舰周围的炮火激起密集如林的水柱,横飞的弹片很快击碎了舰上的探照灯和信号灯,它只得一边以215节的极致航速拼命向东撤离,一边以舰尾和左舷火炮进行收效甚微的阻拦射击。

本方老式战列舰群忍受炼狱般的煎熬而换来的机会,汹汹而来的德国无畏舰分队岂会浪费?实际航速已达236节的“腓特烈大帝”和“凯撒”临时向北偏转1个罗经点,使得后甲板的两座双联装主炮塔得以继续对准狼狈逃窜的“勇气”号,而在对目标形成跨射之后,这两艘德国无畏舰开始进入全舷速射的节奏。8门12英寸主炮以每分钟25发的速度开火,转眼就有四发炮弹命中,而在延时引信的作用下,这些装填tnt炸药的德国穿甲弹基本上都在贯穿外部装甲后才发生爆炸。只见接连中弹的“勇气”号继续在海面上斩浪前行,突然间,一大团火焰带着夺目的亮度从后烟囱位置迸发出来,高度与前主桅相当的大型三脚后桅顿时向右倾塌。在这火光的映照下,数千米外的德国舰员透过望远镜可以清楚看到它那伤痕累累的舰体,有些创伤是刚刚这阵炮击造成的,有些则是先前同兰斯编队展开炮战的“纪念”。

光焰消失之后过了好几秒,清晰的爆炸声才传入在“腓特烈大帝”号舰桥上观战的夏树耳中。刚刚这个场景看起来跟之前“华丽”号发生全舰大爆炸相差无几,但眼前这艘英国战舰的运气要稍好一些,它没有继续发生连锁的殉爆,倾盆而至的大雨也帮着起到了抑制火势的作用。透过探照灯的光柱,密密的雨点已呈珠帘之势,铅灰色的英国战舰的轮廓因而变得模糊起来。天有意垂怜备受打击的英国海军,夏树虽不是嗜血成性、铁石心肠之徒,却知道现在绝不是心慈手软的时候,而且除了右舷稍近处的这三艘英国无畏舰,左舷远端是英国的老式战列舰群,右舷前方还有三艘处在黑暗中的无畏舰,杰利科的主力编队也在努力往这边赶,若是时运偏颇加上英国人合理调配,战斗的形势仍随时有可能遭到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