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页

刚刚被设计建造出来的时候,德国海军的布伦瑞克级和德意志级战列舰拥有一流的防御配备,但仅仅几年之后,它们披挂的优质克虏伯装甲就显得过于单薄了,而它们装备的40倍径11英寸舰炮也一同落后于技术的发展潮流。即便拥有两倍的数量优势,这些德国老式战列舰也难以同英国的无畏舰队抗衡,在战术推演中,夜间的近距离炮战是除鱼雷强攻外唯一的取胜之机,只有近乎面对面的攻击,11英寸舰炮才有可能击穿11英寸的炮塔和司令塔装甲。而在历史上发生于1916年的日德兰海战中,共有6艘布伦瑞克和德意志级老式战列舰随德国公海舰队参战,这些拖慢了主力舰队航速的老式战列舰并没有经受真正的考验,唯一的损失是战斗后期中雷沉没的“波默恩”号。事实上,除了凑数之外,它们也并非一无是处,这些德国战列舰沿袭了较为成功的平甲板设计,干舷高度增加,前后主炮的炮塔座圈均高出水线7米,在恶劣海况下仍能正常地发挥火力,而且在提尔皮茨的组织下,它们采用了细分隔舱的设计,抗沉和抗损性较之前的大型战舰有了显著提升。

愤怒的英国无畏舰队首轮炮击仅仅对舍尔的老式战列舰群造成了心理上的威慑,落点最近的一发炮弹也离了目标百米之遥。在舍尔稳如泰山的指挥下,德国舰队继续开着探照灯猛轰正前方海面的英国驱逐舰群,密集的火网阻挡了它们继续前进的脚步,结果没有一艘英国驱逐舰能够逼近到千米距离施射鱼雷。在舰艏相向的情况下,8艘德国老式战列舰没怎么费力就一一避开了敌方鱼雷,而杰利科的那几艘新锐无畏舰在紧急规避鱼雷的过程中险些同友舰发生碰撞。在它们重新归队之前,仅有半数英国无畏舰向舍尔舰队开火,结果十分钟内无一命中。

阴云密布的海面上,杰利科的10艘新式无畏舰列成一条前后长达6公里的战列线,初看上去威风凛凛,可各舰的间隔并不齐整,而且杰里科最不愿意看到情况已经出现——由于德国轻舰艇的这次鱼雷攻击,第2战列舰分舰队同前面第1分舰队的8艘老式无畏舰已经拉开了距离,集中兵力的大原则遭到了现实的无情颠覆。事实上,如果这场海战推迟两年,那么英国主力舰队将拥有5艘空前强大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收归英国海军的三艘外销无畏舰——为土耳其建造的两艘和为智利建造的一艘,也将形成战斗力并被编入战斗序列,而在1914年8月初,这些作战力量并没有成为大舰队司令杰利科的有力武器。战争爆发时,英国皇家海军现役以及动员的前无畏舰达到41艘,远远超过了德国海军所能动员的旧式战列舰数量。在这些前无畏舰的使用上,两个对手的做法大同小异,舰龄较老的前无畏舰编入海防警戒部队,舰龄较新的随同主力舰队作战。此外,英国人还将一批航速稍慢但火力和防护水平较好的准无畏舰和旧战列舰编入海峡舰队,同数量可观的雷击舰艇一道扼守英吉利海峡。

第37章 老舰余晖(上)

人们常说,战场是最能体现勇气的地方。在1914年8月7日的日德兰半岛海域,展现无畏意志和伟大勇气的战斗就一而再地上演。在舍尔舰队的炮口下,英国驱逐舰队顽强不屈地战斗着,有些舰员直至舰艇沉没前的一刻还奋战在炮位上,他们用行动捍卫了皇家海军的荣誉与尊严,而在猛轰英国驱逐舰群的过程中,舍尔舰队也同样经受着来自英国无畏舰编队的炮火洗礼。要知道,那10艘1909年后开工建造的英国无畏舰拥有整整100门45倍径135英寸新式主炮,这种舰炮使用635千克重的穿甲弹,炮口初速759米秒,其威力在1914年各交战国海军中首屈一指(美国当年服役了45倍径14英寸舰炮)。德国海军最新完工的国王级战列舰还能以接近14英寸厚的装甲硬扛这种英制重炮的轰击,可舍尔麾下这些都是十几年前建造服役的德国旧式战列舰,最好的德意志级也仅有11英寸装甲(水线装甲带最厚位置及炮塔、指挥塔等重点部位),这意味着英国舰队发出的每一发主炮弹都可能对舍尔的战列舰构成致命的打击。

北向的劲风夹杂着浓烈的硝烟气息,在“德意志”号湿漉漉的舰桥上,莱因哈特·舍尔双手紧握着身前的扶栏。面对敌方舰队的轰击,他和他的战士们始终在咬牙坚持,心中的战意早已熊熊燃烧。表面上看,杰利科的无畏舰编队实力占据绝对上风,除非双方拉近至面对面的距离,德国的老式战列舰甚至无法击穿猎户座级、铁公爵级和乔治五世级的主装甲,而这些英国无畏舰拥有4-5节的明显优势,如果是这两支战列舰编队单独交战,杰利科可以随心所欲地拉开或是缩短交战距离,亦或摆脱对手的纠缠,但复杂至极的战场形势限制了他的机动空间。而以9年前日俄对马海战的经验,在6000米左右交战距离,中等口径的舰炮对目标战舰也有极强的毁伤能力,这些炮弹即便不能直接贯穿主装甲带,也可以通过大量杀伤舰员、破坏非重点防御区域的舰体和设备,由外而内地消弱、损耗舰艇的作战能力,在不击沉敌方战舰的情况下取得胜势甚至赢得决定性的胜利。

“距敌4000米!”

当位于舰桥上部的射击指挥室传来新的测距报告时,舍尔扭转过头,用雄狮般霸气的声音下令道:

“发信号,舰队左转8个罗经点,准备采取探照灯交替掩护战术,以旗舰探照灯为战斗信号,集中火力向右舷攻击。”

战场上,每一秒时间都是宝贵的,而在这个尚不具备无线电通话技术的时代,无论是以灯光信号还是无线电码进行通讯,指令的长短往往意味着通讯效率的高低。“探照灯交替掩护战术”,短短几个字词蕴含着丰富的内容。在战争爆发前,德国公海舰队数度以无畏舰群同老式战列舰编队展开对抗,通过训练操演,军官们意识到探照灯在海战中发挥着双刃剑的作用,既为己方炮手指明了目标的方位,同时也将自己的位置暴露给了对方,但它的指向性和持续性又远远强于照明弹。为了减小探照灯在使用时的负面效用,德国海军采用了几种预制战术,“探照灯交替掩护战术”意味着各舰从前往后两两结对,见旗舰探照灯亮,前舰先开探照灯,隔五分钟换为后舰开灯,依次交替,从而扰乱对方的观瞄判断。

击退英国驱逐舰群之后,舍尔舰队当即关闭了探照灯,对面的英国舰队这时是在借助照明弹的光亮进行瞄准射击。忽明忽暗的海面上,一艘艘德国战舰紧随前舰微弱的航行灯实施机动,若没有充足的训练和严谨的规程,想要维持队形并避免碰撞几乎是不可能的。仅仅用了不到十分钟,由“德意志”号领先的8艘老式战列舰即以175节的航速完成转向。随着莱因哈特·舍尔的一声令下,“德意志”、“石勒苏益格·荷尔斯坦因”、“波默恩”、“黑森”四舰相继打开探照灯,十数根明亮的光柱瞬间穿透了黑暗的迷雾,直直刺向几千米外的英国舰队。

自前夜驶离军港踏上前途未卜的冒险之旅,舍尔麾下的这些海军官兵长途劳顿,只能通过各种不完整的信息揣测战局变化,此刻终于看清英国主力舰队的面目,每个人都像是打了兴奋剂一般。各处炮位上,军官们的口令声交相呼应,士兵们全然忽略了对方远比自己强大的现实,格外卖力地操炮装填。顷刻,以舷侧对敌的8艘德国老式战列舰开始了首轮齐射,浩荡的声势竟也不逊于先前英国无畏舰编队的炮击。

探照灯的光芒下,炮弹的飞行轨迹清晰可见,在肉眼凡胎的常人看来,这是多么可怕而壮观的场面。德国舰队的炮击还未结束,最先射出的炮弹就已经落入对方阵列,白色的水柱在翻滚的浪涛中高高腾起。这些既没有安装全舰统一射击指挥系统,也没有配置最新式测距仪的,第一轮的射击就打得颇为准确,多数弹着点都集中在英国无畏舰周围。

实力强大的英国无畏舰编队岂容一群老迈的德国战列舰在自己面前耀武扬威,它们立即还以颜色,135英寸舰炮发出排山倒海般的怒吼,橘红的炮焰几乎在海面上形成了一道密不透风的长墙,这些具有可怕攻击力的重磅炮弹带着摄人心魄的啸声飞越战场,转眼之间便将舍尔舰队整个笼罩在人造的惊涛骇浪当中。

这一轮炮击,摸黑作战的英国舰队仍未取得直接命中,但早在这之前,德国舰队就有多艘战舰受到了近失弹的侵袭,“西里西亚”号右舷后部被炸出了一道裂口,进水百吨,舰员们被迫封闭了两处底舱,勉强保住动力舱室不受威胁;“波默恩”号被炸穿舰艏,造成锚链卡死,而且苦味酸炸药产生的毒气在多个舱室内蔓延,已有十数名舰员受到侵害;处在第一战列末端的“阿尔萨斯”号也是舰艏受损,完全堵住漏损需要降低航速,但为了继续保持在战列当中,舰员们不得不放弃舰艏水密舱,由于进水很快达到两百吨,这艘战列舰甲板向前倾斜3度,给主炮射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