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对方没有回答,突然间,黑暗中闪出一团橘红色的光,那明显是舰炮开火时产生的炮焰。炮弹尖啸着飞来,落在了距离“斯坦丁”号近百米的海面上。

面对这种情况,克恩尼格少校高声号令他的舰员们保持镇定,他知道,这是英国人惯用的试探伎俩。所以,他又令通讯兵发出莫尔斯码灯光信号:别开火,本船将停船接受检查。

对方果然没有再打来炮弹,而是用信号灯发来它的新要求:立即停船,打开前后航行灯。

克恩尼格少校遂令战舰右转30度,使得舰艏迎向对方,然后令舰员打开舰艏航行灯,并向对方发出信号:船尾航行灯出现故障,船首航行灯已开,正在停船。

借此借口,克恩尼格少校又为自己的侦察任务争取了多几分钟时间,等到对面的英国海军人员听到轮机轰鸣而感觉不妙,“斯坦丁”号已至其跟前。这艘察觉异常而前来盘查的英国舰艇是一艘千吨级的驱逐舰,它匆匆打开探照灯,没过几秒,德国巡洋舰的两门前向舰炮就率先开火,当即让它挨了一记闷棍。紧接着,处于高速行驶状态的“斯坦丁”号满舵左转,其右舷的105毫米和52毫米单装速射炮战位上的炮手们奉命瞄准探照灯射击,不到一分钟就让那艘英国驱逐舰灯光全灭,而且还在它的舰尾引发了一场小火灾。

“斯坦丁”号不仅以大欺小,还搞蒙蔽和突然袭击,这种恶劣行径随即引来了英国舰队的猛烈反击。那艘英国驱逐舰身后的海面很快亮起了几盏光线极强的探照灯,紧接着团团焰光密集闪现,仿佛一大群记者在使用镁光灯抢拍照片。片刻之后,好几十发炮弹带着骇人的声势落下,多数并不对“斯坦丁”号构成威胁,但也有几发飞至近旁。

经过初步观察判断,克恩尼格少校下令向英国驱逐舰后方海域发射照明弹。

万米之外,一艘艘德国无畏舰以舰艏斜指英国舰队航路前方的霸气状态迎浪而行。由于两支舰队之间的距离已大为缩减,在德国旗舰“腓特烈大帝”号上,军官们已能够颇为清晰地观察到海面上的交战情况,而当“斯坦丁”号发射的照明弹映亮夜空之时,他们终于在海面上看见了英国战列舰的身影。在过去的十数年时间里,日益壮大的德国海军逐渐具备了挑战英国海军的实力。战争还未爆发,双方从将领到水兵已把对方视为头号假想敌。除了日常的训练、操演,他们也格外重视两国海军的每一次互访机会,以争取对未来的敌手有尽可能多的了解。无论是“腓特烈大帝”号的指挥人员还是公海舰队司令部的参谋军官们,莫不对每一艘英国主力舰的舰型、特征以及通过情报获得的各项数据了若指掌。

面对着颇具震撼力的场面,舰队司令英格诺尔、舰队参谋长约阿希姆王子以及在场的多数军官这时都在心中默算着,也有人不甘沉默地喃喃自语道:

“我们正对英国海军的无畏舰群,至少有五艘较新的战舰……六艘、七艘、八艘,我看到八艘无畏舰,其余的肯定都在光照区之外……”

“前面是铁公爵级,中间是猎户级,后面是乔治五世级,越新的战舰越靠后,这是经历了一次前后倒置的舰队转向么……”

一时间,人们只顾窥视英国舰队的阵容和队形,而将冒死进行抵近侦察的“斯坦丁”号。在几艘英国巡洋舰和驱逐舰的探照灯照射下,它的灰色舰影已清楚显现在海面上。照明弹照亮的那些英国战列舰上焰光跃动、灰烟升腾,主副炮的大规模射击形成了颇为惊人的声势,大大小小的炮弹在那艘高速转避的德国巡洋舰四周激起无数水柱,用爆炸、气浪、弹片和浪涛不断侵袭它并不足够坚实的舰体。

在任何人做出任何结论之前,夏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高声下令道:“各舰全舵左转2个罗经点,完成转向后开始对敌舰队自由射击。”

聚集在观测窗前的德国军官们当即分两拨执行命令,隶属舰队司令部的参谋人员负责传令并进行舰队调度,隶属本舰指挥团队的军官们直接执行转向和自由射击命令。

射击的时刻终又到来,冯·卢比奇上校安静下来,任由他的副手以孜孜不倦的口吻提醒下属军官们:“满舵左转22度50,射击指挥室测定目标距离和射击方位,各主炮穿甲弹装填,首先进行三轮交替射击,校正弹着点。”

百秒之后,久违的炮声最先在旗舰“腓特烈大帝”号上响起,夏树并不着急观察第一批弹着点,而是接连下达了两道作战指令:第1、3战列舰分队增速至14节;希佩尔舰队全速向总旗舰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