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页

特斯拉道:“谈不上研究。历史就像螺旋圈,社会不断进步,技术不断发展,强者争强、弱者求存的规律却未曾改变。”

这话理应出自一位哲学家而不是科学家之口,夏树心想。

“确实,德国的崛起必经战火洗礼,但以此为乐的人毕竟只是少数。以我的想法,即便战争不可避免,也应当选择流血最少、苦难最少的方式,胜者昂然向前,败者接受事实。无论那一面旗帜竖立在荣耀之巅,历史还是会以固有的规律向前发展。”

蓄上唇胡子的特斯拉正眼瞧着夏树:“如果这是殿下的真心话,对德国、欧洲乃至世界而言,都是一件幸事。”

拜会科学家的主要目的可不是探讨政治或哲学话题,夏树环顾四周,冷冰冰的机器看起来都处于关闭状态,遂说:“一直听闻博士的实验室随处可见奇妙的闪电,今天好像没这个荣幸。”

“我这里又不是儿童乐园,专给天真幼稚的小孩表演魔术。”特斯拉的话显得不留情面,若是换了别人,就算不拍案而起,眼中也会流露怒意,然而夏树年轻的脸庞却展现出宽和的善意。对此,特斯拉兴许有些意外,他旋即自嘲道:

“好吧,因为我欠了电力公司一大笔款,他们把这里的电源给切断了,聪明绝顶的特斯拉博士对此一筹莫展。”

夏树展露笑容,淡淡的微笑并没有嘲讽的意思。

特斯拉的态度明显较开始时温和了一些,他说:“听闻殿下是赛艇和鱼雷艇专家,想必在机械动力学方面有高超的天赋。”

夏树以谦逊的姿态回答说:“这得益于前人积累的经验和科学家们的杰出发明——内燃机和蒸汽机就像是马与牛的区别,若是没有人发明内燃机,我也只能驱着牛车拼命奔跑。”

特斯拉用沉默表达他的认同。

“其实,我此行是作为德国海军学员接受远航训练,我们的训练舰将在纽约停留一个星期。听说您仍在纽约,我登岸休假的第一件事就是前来拜访。”夏树重提来意,为的是让特斯拉知道,他在自己心目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也没有不可或缺到要自己专程远涉重洋前来拜会——这便是商业谈判的惯用技巧。

接着,夏树尝试邀请特斯拉去德国发展:“在一个稳定的君主制国家,您可以专心从事科学研究,而不必担心经费以及舆论的烦恼。”

特斯拉很认真地想了想,答道:“感谢您的好意,我个人对德国或者德国人并没有成见,但作为一个塞尔维亚人,我实在不愿看到欧洲国家间的流血纷争,尤其不愿看到塞尔维亚卷入战火。我想,德意志的统治阶层总不可能为了一个满脑袋胡思乱想的发明家而放弃它的盟友,放弃迈过血与火的台阶登上世界王座的理念吧!”

巴尔干危机的根源在于列强之间相互争夺利益,在于不同民族之间由来已久的矛盾冲突,个人的意志根本无法化解这种积聚多年的恩怨,即便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巴尔干依然是世界上最不安定的地区之一。特斯拉不仅一口回绝了邀请,同时也挑明了一点:既然德国视奥匈帝国为忠实盟友,后者又与塞尔维亚相互敌视,他不愿也不会跟德国人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

夏树无从反驳,更不可能用谎言欺骗这位深谙政治形势的科学家,所幸,对方既不是政客也不是爱国愤青,他还有退而求其次的选择:“我曾幻想着有一天阁下能在欧洲实现造福人类的伟大立项,怎奈时势就是这样的残酷。不过……假如我们想要设计的是一件绝对非军事用途的机器,能否获得阁下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