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页

赵若素道:“大臣们或许还有别的手段,对微臣来说,这些就够了:陛下入帐之前就已得知塞外大捷,或是欣赏,或是恼怒,早该有了定论,入帐之后仍要详读公文,这是对好消息觉得难以相信的表现,既然是好消息,就该封赏功臣,只是不知该如何封赏,才能掩住悠悠众口。”

韩孺子大笑,“大臣们既然猜出了朕的心事,为何不肯提出明确的建议呢?”

“为臣长久之道,以稳妥优先,陛下的犹豫是有理由的,车骑将军擅自动兵,犯了大忌,行事又往往出人意料,群臣因此不愿为车骑将军说话,万一以后他惹下麻烦,陛下无过,称赞他的大臣免不了一个失察之罪。”

笑过之后,韩孺子又叹息一声,突然有点怀念被围困在晋城的日子了,那时候的大臣起码敢做敢当。

“朕明白了,还是由朕做主吧。请赵大人拟一份圣旨,召车骑将军邓粹立刻前来见朕,还有辟远侯张印,塞外的军队暂时不要分散,远派斥候,监视匈奴人的动向。再拟一道圣旨,调柴悦和房大业前往塞外接管楚军。”

赵若素领命退下,他得去找兵部的官员一块拟旨。

齐乱已平,崔宏虽无大将之才,足以处理后事,韩孺子也需要给岳父一点信任,因此调走柴悦和房大业,专门盯着塞外的强敌。

“朕乃孤家寡人。”韩孺子越想这几个字,越觉得其中还有更深的道理自己没有领会。

武帝的形象变得像幽灵一般,在孙辈的记忆里变幻不定。

寝帐里,金垂朵备好了美酒佳肴,等候皇帝一块用膳。

韩孺子站在桌子对面,即使已经相处多日,仍在心中暗暗惊叹那张面孔的完美无缺,偏偏面孔的主人对此毫不在意。

金垂朵冷冷地回视。

旁边的蜻蜓呵呵地笑了,将两人的目光都吸引过来。

“笑什么?”金垂朵问。

“你们两个啊,一露出这种眼神,我就知道……”

“知道什么?”金垂朵更显严厉。

蜻蜓却不怕小姐,笑道:“我就知道你们又起了坏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