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页

第一道关卡只用不到半个时辰就被夺回。

邓粹一下子意识到,自己拣了一个大便宜,只要胆子够大,还能接着拣。

让邓粹制定一项无懈可击的进攻或是防守计划,他做不到,所以每到这种时候他都找借口睡大觉,将具体事务交给麾下的将官,可是论到分析大势、当机立断,他有着近乎完美的敏锐直觉,好像冥冥之中有神灵相助。

邓粹立刻下令,全部楚军无需保持队形,全速前进,以抢占关卡的多少论功,而且不准强攻,最多花费一个时辰,攻不下来就放弃。

皇帝在晋城、柴悦在燕南与匈奴人苦战之时,邓粹的军队却如脱缰野马一般,在关内、关外两线并进,抢夺那些被匈奴人占据的长城关口。

邓粹其实失去了一个机会,为了全歼燕南楚军,大单于调动了关内的一多半匈奴军队,从马邑城到晋城之间,只有少量匈奴军队驻守,塞外楚军完全能够长驱进入,直奔晋城救驾。

但在当时,没人了解这些情况:楚军不知道匈奴人南调,匈奴人也不知道塞外楚军东进。

少数发现异常的斥候,此刻正在路上狂奔,传递的消息一开始根本无人相信。

消息最不灵通的人,正是被围困的晋城军民。

匈奴人的抛石攻势持续到后半夜,晋城南墙已是残破不堪,守城士兵伤亡太大,只能退至城下。

皇帝也离开城头,与普通士兵一样,在马上吃了几口干粮,准备进行最后的决战。

城外是匈奴人的地盘,楚军不打算出城,而是要在城内展开巷战。

老弱妇孺都被送到城墙完整的北城,楚军将士在北城的街道上排列,除了少数将领,大部分人步行,马匹以及牛羊都被安排在前方,当作城内的第一道防线。

楚军被分成两部,东部由樊撞山指挥,西部归皇帝,蔡兴海交出指挥之责,带领仅存的数百名宿卫军保护皇帝。

凌晨时分最黑的一刻,匈奴人确认晋城已破,结束抛石,派兵进城。

匈奴人顺利过桥,迅速整理城墙各处缺口的乱石,随后一拥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