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页

英王再也忍受不住,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对东海王说:“咱们走吧,他快要死了。”

殷无害大笑,随即咳了两声,“老朽无趣,英王殿下海涵。”

韩孺子不甘心,可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起身告辞,请宰相安心养病。

英王早盼着这句话,拉着东海王就往外走,韩孺子与冠军侯随后。

“倦侯真会用人啊。”冠军侯出门之后笑道。

“英王?他是自己找来的。”

“不不,我是说杨奉,想不到他为倦侯留了这么多招数,看来是我无能,杨奉从一开始就不愿在我这里物尽其用。”

韩孺子笑了笑,杨奉没那么忠心,他其实是在比较之后,才决定再次辅佐倦侯,如果能在冠军侯那里得到重用,这名野心颇大的太监,绝不会选择弱势者。

冠军侯不这么认为,他觉得一切早已注定,杨奉对自己从来就没有过真心。

英王与东海王已经跑出大门,殷家人远远跟在后面,不敢靠近,冠军侯还是不能忘怀杨奉,说:“无论如何,韩氏子孙不能互相残杀,倦侯尽管出招就是,只要不违反规则,我都能接受,日后还会封你为王,你好像比较擅长作战,我就将你封在北疆为王,为大楚阻挡匈奴人。杨奉不姓韩,只是一名太监,请倦侯转告杨奉,普天之下,并无二心者的立足之地。”

韩孺子笑道:“冠军侯差矣,刚刚还说杨奉将奇招妙计都留给了我,正说明杨奉忠贞不二,一心辅佐于我,何来‘二心’之说?”

冠军侯脸色一寒,韩孺子扬长而去,心中感叹,冠军侯好对付,大臣才是麻烦,他们宁愿辅佐平庸的冠军侯,也不想重立废帝,废帝表现越出色,大臣的畏惧反而越重。

光是笼络萧声还不够,韩孺子必须表现出更多的宽宏大量,以示群臣废帝再次登基之后,绝不会采取任何报复措施。关键是如何让大臣们相信,韩孺子决定今晚要与杨奉好好谈一谈这个问题。

大门外发生小小的骚乱,英王跳上马,在杜穿云的保护下,冲出人群,疾驰而去,数人跑在后面,乞求英王停下,又慌忙找马、上马,紧追不舍。

东海王笑着说:“袁子凡刚赶到。”然后压低声音,“他还真是那个……”

街面上叫喊的声音当中,有一个属于袁子凡,果然比其他人尖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