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页

“当然不会。”

“迫不得已的话,你会认输吗?”

孟娥想了想,“那就只能认输,总比被人杀死好。”

“瞧,你看见一百人就有了退却或者认输的打算,却没有想过,那一百人里到底有多少人是被叫来充数的,真打起来,又有多少人能使出全力。”

孟娥又沉默了,想的时间比较长一些,“这不就是虚张声势、狐假虎威吗?”

“不只如此,对方那一百人,看到你们只有十来个人,他们会害怕、会退却吗?”

“不,以多欺少,他们肯定信心十足……我明白了,你是说虚张声势有时候也会变成真正的实力?”

韩孺子点头。

孟娥思考的时间更长一些,她不是反应慢,而是对什么事情都要反复想几遍,“你是怎么明白这个道理的?杨奉教你的?”

“杨奉教了一些,最重要的师傅是它们。”韩孺子拍拍桌上的一摞书籍,“太祖争夺天下的时候,一段时间内总是只选择一个敌人,对于其它势力,尽其所能拉拢,不求对方出兵出粮,只要表面上的支持就行,就是靠着这些表面上的帮手,太祖由一介布衣迅速成为逐鹿天下者之一。”

孟娥这回没有想太久,“当初的齐国就是在这件事情上犯了错误:同时疏远楚赵两国,以为能够坐山观虎斗,结果两虎罢斗,暂时联手,反而先将齐国消灭了。楚赵并非真心联手,但是仗着人多势众,人人奋勇,齐国号称三霸之一,却没有还手之力,因为从楚赵合力进攻的时候,齐国就已经认输了。”

齐国号称强国,在楚赵的进攻之下,只坚持了三个月就国破家亡,后代子孙只能用高深武功交换楚帝的帮助,以求复国。

“就是这个意思。”韩孺子抚摸史书封皮,感慨道:“没人懂得比史书更多,我也只能学到一点皮毛。如果一步步积聚实力,当初的太祖永远也没资格争夺天下,现在的我更不可能,大楚虽然内忧外患不断,但是不难解决,新皇帝登基,无需雄才大略,只需保证朝廷正常运作,就能让天下恢复太平,我顶多能当另一个齐王。”

韩孺子所说的齐王是前年叛逆的那一位,他在一个不适当的时机起兵造反,结果响应者寥寥,最后兵败身亡。

两人都不吱声,各自想着不同的齐国。

好一会之后,韩孺子说:“实不相瞒,除了身边的几个人,我所掌握的力量都是狐假虎威和虚张声势,只要各股力量彼此间并不知情,尤其是我的敌人不知情,我就能化虚为实。所以,我需要宗室和勋贵的支持,现在是女眷,等她们相信我真掌握着北军之后,她们背后的男人就会站出来公开支持我,多到一定程度就会影响大臣,当大臣开始动摇的时候……”

韩孺子没往下说,即使对孟娥,也得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