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页

韩星从脖子上解下一只锦囊,从里面取出一卷圣旨,没有马上宣读,抬头望了一眼官道上的人群,“这就是倦侯聚集的义军?”

“朝廷已经知道了?”

“呵呵,要是连京畿之地发生的事情都不知道,朝廷也就不成其为朝廷了。嗯,不错,军容整齐、斗志高昂。”

“有话就说,不要出言讥讽。”东海王走过来,盯着圣旨。

“讥讽?东海王何出此言?北虏入侵,天下惶骇,值此危急时刻,倦侯与京城百姓高举义旗,率天下先,满朝文武谁不敬仰?”

“嘿,说的好听,如此说来,你是来封官的了?”

韩星笑着点头,“正是。”说着将圣旨递给韩孺子,“倦侯自己宣读吧。”

韩孺子接旨时无需跪拜,可是由本人宣读圣旨,还是有点奇怪。他接过圣旨,打开看了一遍,越发迷惑不解。

东海王一同观看,“这、这……”一把夺过来,又看了一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还是先宣旨吧。”韩星笑道。

“你来吧。”韩孺子倒还镇定。

东海王压下心中疑惑,转身面朝众人,郎声道:“诏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古今之谊也,倦侯栯内怀忠正,外宣明德,上书求战,以安社稷,朕甚嘉之。其加封栯镇北将军,益封一千户。”

义兵们聚拢过来,打破了队列,大部分人都没听懂圣旨的意思,脸上尽是茫然。

东海王无奈地说:“倦侯栯……就是这位,他被封为镇北将军,你们今后都是吃皇粮的大楚官兵了。”

众人这才恍然大悟,齐声欢呼,也有人小声对晁化说:“咱们本来就是要躲避征兵、征丁才聚义河边寨的,怎么……怎么又变成官兵了?”

晁化摆手,利用自己的威望劝止身边的人提出异议。

“倦侯接旨。”韩孺子说,从东海王手里接过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