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丞相,李世民兵马被困在黎阳城下。”行军路上,沈千秋飞马而来,将李世民最新消息传了过来,大声说道。

“看来黎阳徐世绩还是很识相的。若是他真的放李世民离开黎阳,本王立刻率领大军进攻黎阳,彻底的解决徐世绩。”李信有些扬扬得意地说道:“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徐世绩就是一个识时务的人,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在王世充和窦建德两人之间游刃有余,虽然挂名在窦建德,可是和王世充关系很不错,这样的人,岂会因为李世民而与我为难的。”

众人都点了点头,只有裴行俭眉头皱了皱,嘴巴张了张,最后还是说道:“丞相,徐世绩此人末将听说过,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否则的话,当年的李密也不会让他自己主政一方,现在孤身镇守黎阳而且直到现在还活的好好的,此人现在需要一个靠山,无论是李世民和丞相都是他所需要的,此人未必不会投靠李世民,若此人真的投奔李世民,那眼下这一切就是一个局。”

李信闻言一愣,想了想说道:“在敌我之间,徐世绩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应该不会选择李世民的吧!”

“不错,选择丞相,日后封侯不在话下,选择李世民,这次回晋阳之后,还真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徐世绩是一个聪明人,应该不会这么选择的。”尉迟恭也点了点头说道。

“恩,那就派人去看看,问问徐世绩可愿意归顺我李信。”李信点了点头说道:“他若归顺,本王不吝赏赐。”说实在的,李信对徐世绩的映像不大好,这个人最圆滑的一个人,武则天为什么会成为皇后,在史书上就是徐世绩支持的缘故,可以说,徐世绩为了获得李治的好感,昧着良心支持武则天,最后还差点葬送了李家的江山。

一个被赐姓李的人,为了迎合李世民出掉了自己名字中的“世”字,然后又狠狠的耍了李家江山一次的人,这样的家伙李信真心是没有好感,所以当年招揽大将的时候,李信选择了李靖,而不是徐世绩。徐世绩固然在历史上留下了浓浓的一笔,可是李信却不喜欢他的人品。

现在他的地盘大了,屡次获得了胜利,关中、巴蜀、凉州尽数掌握在手中,现在招揽徐世绩,李信也就不在意了,随便派出了一个人就可以了。

“丞相。”裴行俭看在眼里,心中微微一叹,李信过于自大了,说来也是,李信本身就是年轻,现在位高权重,年轻气盛,现在又击败了李世民,对于徐世绩这样的人物也不放在心上了。

“让沈光派人前去看看。”李信笑呵呵地说道:“行俭说的不错,不能小觑了任何人,先让沈光和徐世绩接触一下,徐世绩若是愿意,可以出城来见我,若是不行,再一举攻之就是了。”李信想了想,决定还是接受裴行俭的建议。

“末将这就派人去。”裴行俭心中顿时松了一口气,他最害怕的就是李信这次击败了李世民,自信心暴涨,失去了往日的沉稳和睿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眼下李信同意了他的建议,心中月也就放松了许多。

洛阳,王世充脸色并不好看,他虽然击败了李世民,可是自身损失很多,无论是兵马粮草,或者是手中的地盘都顿时了许多,无论是弘农也好,或者是南阳也好,都已经落入李信之手,而且他相信,李信绝对不会将这两座城池还给自己,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李信还在虎牢关外,这就让他心惊胆颤了,李信会不会回军的时候冲进洛阳城呢?

相对于李信的精兵强将,王世充还真是不敢与李信为敌,这次卢楚等人的谋反也削弱了王世充的军事实力和政治力量,在王世充的脸上已经没有战胜李世民后的得意和高兴了。

“桓卿,现在该如何是好?”王世充叹了口气,说道:“李信兵马就近在迟尺,若是他真的来进攻洛阳,明我们该拿什么东西来抵挡?”王世充面前的“桓卿”指的是洛阳有名的道士桓法嗣,王世充本身是胡人,最喜欢就是这种鬼神之术。

当年王世充刚刚进入洛阳,就在洛阳城张贴了招贤榜,有名的人才没有招到,几个鸡鸣狗盗之辈倒是来了几个,这个桓法嗣就是其中之一。他自称善于占卜之道,还呈上一副叫做《孔子闭房记》的话来,图上画着一个男人手持竹竿赶羊,他告诉王世充,“羊”之的指的是隋朝皇帝的姓。一副竹竿合起来是个“王”字。王在羊后,预示姓王的人取代隋朝当皇帝。然后又接着拿出《庄子人间世》《德充符》两篇也不知道从哪里弄出来的文章,呈递给王世充,告诉王世充这上篇谈“世”,下篇谈“充”,加起来就是世充,这就是相国的名嘛,预示王世充应当恩德遍布人间,顺应符命当天子。王世充听了更加的高兴了,就将桓法嗣留了下来,不但封了自己的大官,还充当自己的谋主,极为信任。

“皇上放心,王在羊后,皇上是天命之主,现在虽然有些阻碍,却不关大局。”桓法嗣想了想说道:“李信此人僭越天命,必定不可能长久,这次我看他进攻李世民,虽然短时间内会获取胜利,但是微臣近日观察天象,有兵灾之祸,太白出于西北,西北空有大事发生,李信恐怕不久之后就会遭遇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