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页

“先生如此大才定非平常之辈,曹操这里有礼了,敢问先生高姓大名。”曹操这个时候已经被眼前的青年人震惊的无以复加,本来涌起的一丝杀意这个时候也悄然散去,一一种遇见高人的感觉在曹操周身开始徘徊。

“区区荀彧便是在下。”青年人向曹操一抱拳说道。

“荀彧,阁下就是鼎鼎大名的荀彧,哈哈哈,曹某落难之时竟然能遇到荀彧你,这也算是一种奇遇吧。”听见这个青年便是荀彧,曹操心中大快,曹操怎么也没有想到,在自己最为落魄的时候,竟然能够遇到荀彧这样的人物。

“呵呵,在下赶过来的时候,听曹公觉得自己不应该刺杀董卓,那么以曹公现在的想法,究竟应该如何,才能复兴大汉呢?”荀彧见曹操对自己已经没有了敌意,便开门见山的问道。

“我当会回归故乡,散尽家资,招兵买马,发矫诏,号召天下义士共举义旗,讨伐董卓恢复汉室。”曹操猛的站起身来,大声说道。

“曹公此举果然够气魄,不过这件事情袁绍已经在做了,曹公这样做与那袁绍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荀彧略作思考便继续追问道。

“呵呵,我的做法与那袁绍自然不同。袁绍虽然朋党遍布天下,但是此人色厉内荏,没有陛下的圣旨在手,即便是竖起大旗对抗董卓只能算是朋党之争,难以服众。而我则是不同,天下人皆知董卓狼子野心,却是敢怒不敢言,为什么?因为没有陛下的诏书,即便起来反对董卓,也是名不正言不顺,只有有了我这封诏书,天下诸侯才能成为真正的勤王之师,剿灭董卓,恢复汉家荣光。”曹操定睛看着荀彧说道。

“曹公果然真英雄也,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说的是一点也不错。荀彧这些年来游学天下,寻找拯救汉室之法,奈何走遍天南海北,一直苦无良策。古语云:‘欲立之,必先破之。’曹公如此做法,虽然很可能将大汉带入无尽的战乱之中,但却也为大汉带来了另外一丝生机,希望袁绍这些人不要辱没了他们家族的威名,能够让大汉抓住这一丝光明。”这次荀彧没有直接说什么,而是想了良久之后,这才缓缓说道,像是已经下定了什么决心。

“先生大才,此时洛阳局势混乱,以曹某看来先生还是不要留在洛阳了,不如和曹某一起远遁,然后兴兵讨伐董卓。为大汉争取最后一份生机。”曹操知道荀彧乃是大才,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么好的拉拢荀彧的机会,便开口说道。

“呵呵,讨伐董卓的事情,有曹公在足以成事,荀彧就不给曹公添麻烦了。在下夜观天象,发现陈留有祥光护佑,曹公不妨前往陈留起兵。以曹公刺杀董卓之威名远播,相信只要登高一呼,定会有豪杰相助。”荀彧呵呵一笑,虽然荀彧目前还没有要投奔曹操的意思,但是这却并不妨碍荀彧为曹操指出一条明路。

“多谢先生指点,先生的大恩大德曹某没齿难忘,只是不知道曹操何时才能再见到先生。”说完曹操向着荀彧鞠了一恭,称谢的说道。

“曹公只要一心不忘中兴汉室,自然会有志同道合之人相助,又何必在乎一时的分别。”荀彧看着曹操,意味深长的说道。

“如此,曹某便在陈留静候先生佳音。”听了荀彧的话,曹操心中一喜说道。

“我这里有些干粮,曹公可在路上食用,此去路途遥远,曹公请多保重。”说着荀彧从身上取下一个褡裢,递给曹操说道。

“多谢先生,曹某就此告辞了。”曹操看了看荀彧转头便下山向着陈留方向而去,不过走出不远突然想起和荀彧的对话,便脚步一缓,换了个方向而去。必定荀彧找到曹操的位置来的过于容易,曹操不得不放着一点。

“叔父,您觉得曹操此人如何?”曹操走远之后,荀彧身后的树林中一个白衣文士缓步走出,此人却是荀彧的侄子荀攸,荀家家大业大,人丁兴旺,以至于荀攸虽然与荀彧年龄相差不大,但却是叔侄有别,好在荀彧为人开朗,并不在乎这些。两人这次一起结伴游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