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页

一听这话,几个准备拿上衣服往雷达控制室里去的年轻军人不约而同地停住脚步。面对质疑,上尉军官信心十足地说:“这种情况一个月前还有可能,但我们的雷达已经改换了最新的‘斯克特iv’,绝不会把一百公里内的鸟群和机群弄混。”

高个青年原地叉腰:“你确定?”

“信不信由你!”上尉军官说完扭头就走,篮球场上的好事者们很快走得一个不剩,高个青年习惯性地将金属身份牌咬在嘴里,若无其事地走到篮球架下拾起背心和外套,肩章上缀着两颗漂亮的尉官星。

等兵营的篮球明星海尔达·斯滕曼中尉走进雷达控制室,这里的空气中已经弥漫着一股汗味,二十多名瑞典军人围在两台还没有锅盖大的雷达屏幕前。每当光条扫过,幽绿的屏幕上都会出现密密麻麻的小光斑,而且不同于以往的点状光斑,它们隐约能够看出飞机的轮廓,就像是儿童商店里颇为畅销的飞机饼干。

有人感叹:“天啊,这一批有多少架?”

当即有人道出自己的揣测:“估计得有一两千架吧!”

反驳者说:“瞎吹!整个斯堪的维亚都没有那么多飞机,就算有,也没有足够的机场跑道供它们同一批次起飞!”

前者辩解说:“以前没有,谁能说现在没有呢?以美国牛仔的蛮劲,一个星期内推出三四十座机场不足为奇吧!”

又有人驳斥道:“瞎说!我们前天才收到指令,秘密协约最多是四五天前签署的,难不成美国人三天就能运来足够的推土机和压路机,还没日没夜地炸山填坑弄出足够的机场?”

先前招呼大家前来“围观”的亚历山德森上尉制止了同僚们的争论:“我说伙计们,你们的争论确实很有意思,可以我们的经验判断,这里顶多有三百多架飞机。斯滕曼中尉,你说以挪威首都周边的机场应付这些飞机同批次起飞应该是绰绰有余的吧?”

有些人这时候才注意到刚才在外面叽叽咕咕的斯滕曼中尉进来了,而“篮球明星”只是淡淡地发出“嗯哼”声。

亚历山德森上尉紧接着又说:“这真是一个队形密集的机群,场面一定很壮观,它们的航线应该会从斯德哥尔摩附近经过,正好在城北的人有眼福咯!”

“我看未必。”斯滕曼中尉依然以淡淡的口气说道,“看南边的云层应该不到三千米的高度,美英机群习惯于在四千米以上飞行,在斯德哥尔摩估计只能听到无边的轰鸣声而看不到机群的踪影。”

亚历山德森上尉当即赞道:“果然精辟!”

“倒不如认真数数这群飞机有多少,猜猜它们有多少能够返航。”斯滕曼中尉不温不火地建议说,旁边之人莫不觉得这只是个玩笑,不想上尉很快回答说:“我猜九成飞机能够返航,损失百分之五左右。”

对于如此规模的机群而言,百分之五的损失已经相当可观了,要知道在二战后期,轰炸德国的盟军轰炸机损失率已经下降到了28,而如今的苏联空军抵御西方盟国战略轰炸的能力似乎并不比当年的德国空军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