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页

和多特曼一样,瑟兹中校也遗憾缺席了在美国拉斯阿莫斯那次“改变历史”的行动,虽说不久之前歼灭苏军登陆部队的战斗酣畅淋漓,后面又陆续打了几场针对苏军陆上探察部队的小规模歼灭战,但那样的集体功劳并不足以凸显出这支精锐部队的犀利。在二战后期,“吸血鬼”突击队的装甲分队堪称技术最强的德国夜战部队,他们前后消灭了二十多倍于己的盟军坦克车辆,不论哪条战线、哪个战场,参与夜间行动的德军突击队员只要得知这支部队将会协同行动,信心和士气顿时高涨。来到避难所之后,行动范围和性质限制了夜视坦克和装甲车的发挥空间,也难怪这位中校会带着忐忑的情绪问林恩自己和自己的部队是否也会列入行动范围。

“在行动方案的所有细节最终确定之前,我并不能够作出保证,但我个人非常希望无敌的夜战装甲部队能够成为我们身边最可靠的支援。大本营已经允诺为我们的行动提供充足的运力,而我们在德国港口也已经建立了新的桥头堡,在必要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将夜战坦克、夜战装甲车以及成套的车载夜视装备运回德国。”林恩说这话不完全是对瑟兹中校的安慰,在知道自己只能选择接受任务的情况下,他已经有了一个比行动本身更为宏大的规划,那就是在帝国复兴日到来前建立秘密的本土据点和武装力量,并且尽可能的扩大自己在其中的影响力——元首的衰老迹象虽然还没有达到近期随时可能寿终正寝的地步,可他的身体状况也没有其刻意表现出来的那么理想,林恩确信自己有必要提前做好准备,而即便元首的身体不出状况,他那过于固执和神经质的思维也依然是个不可靠的定时炸弹,要么整个帝国连同所有的努力都被这个炸弹炸回深渊,要么彻底拔除它并且顺势扫清其他障碍。

在这个尚且不能说出口的规划中,夜战部队是一块很理想的“脊椎骨”。

瑟兹中校受到了鼓舞,布伦斯上校和多特曼中校也很高兴,林恩继续“预告”说:“我已经向元首申请将夜战营行动前训练和演习的地点转到特隆姆瑟去,我们在那里已经建立起了秘密营地,北欧的冬天已经到来,盟国和苏联的探察行动将大受影响,这几个月那里都是我们的天下,当然了,唯一的困扰就是户外实在很冷。”

林恩这不算幽默的话语引得同僚们又是一阵窃笑,布伦斯拍着大腿说:“长官您给我们带来的可真是一针厉害的兴奋剂,看来我们几个今晚都要失眠了。”

勤务兵已经送来咖啡和茶,林恩指着这些欧洲人惯用的饮品:“既然如此,我建议把这些刺激神经的东西都换掉,我从特隆姆瑟带了维京啤酒来,比德国酿造的啤酒烈得多,再晚上两个小时过了执勤时间,我们好好喝上一杯!”

“那真是够痛快!”布伦斯爽快的笑着说,“我让勤务兵给我们准备些烤肉和烤鱼,再把长官您在突击队本部的几个老同僚一块叫来怎么样?”

这正合林恩的胃口,他竖起大拇指,并请布伦斯派几名士兵到码头洞库去取酒,到那里找到罗滕巴赫少校的潜艇报上自己的大名就好了。

论野外生存技能,夜战突击队员虽不比勃兰登堡部队,常年的战场生涯就是最好的学校,烧烤烹饪对于突击队员们来说只是小菜一碟。在香味引起人们的馋虫之前,林恩到访的消息就已经引来了不少崇拜者和战时的老同僚,看到这些营部外面伸长脖子围观的生面孔、熟面孔,林恩心里暖洋洋的,寻寻觅觅,原来这里才是自己的家!

第25章 筹备

在帝国的“避难所”基地,明火管制的规定使得官兵们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在内部使用炉灶篝火,以前想要进行私下烹饪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在围歼苏军登陆部队、特隆姆瑟领地开辟以及外界焦点集中于欧陆战事后,基地内的氛围渐渐有了改变。工厂的陆续搬迁以及军民遣往特隆姆瑟巩固占领地位的策略使得这里的常驻人数减少了一大半,异性身影亦是大幅减少,军事训练日复一日,官兵餐厅的饮食也没有降低水平,可人们心里总觉得少了些东西。凡事不怕没条件就怕认真劲,利用平日里的闲暇,夜战营的官兵们在这个位置偏僻的洞库里自建了一些“娱乐设施”,这其中就包括利用废弃车辆发动机制造的一台小功率烤箱,赶上纪念日或者几名官兵同过生日,就会用它烤个蛋糕大饼什么的,若是碰上夜间出外巡逻的机会,钓几条鱼、弄些野味回来,一人一小块也是趣事。这样一来,林恩才得以在基地内“幸运”地吃上烤鱼和烤肉,只是在量上难以尽兴。等到了特隆姆瑟,总督的地盘,这样的拘束也就不复存在了。

在位于特隆姆瑟港东南方的峡湾北岸,名义上属于“特隆姆瑟治安营”的军营已经建立起来,夜战营得以成为第一批真正的入住者。

由于抽调了一半兵力前往北美,此时夜战营除3连满员齐装外,2连和装甲连都不完整,在基地防务必须兼顾的情况下,林恩从2连、装甲连各抽调一个整排,加上3连的两个排和预备连的三个排,共集结夜战突击队员380人,余下的120人缺额可不是抽数的,林恩充分利用这些名额从帝国近卫军的工程、炮兵、潜艇、飞行、无线电抽调精英,但凡自己熟知或由好友推荐的大都成为了行动部队的一份子。借着这个机会,不久前才从北美调回的“全能军官”汉德马克、军官班同窗兼室友沃尔里希、老部属坦泽也都归入麾下。按照战争时期的编成,500人已经接近一个步兵营的规模,而林恩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支特战部队从各方面来看都远远超过了一个普通营的价值。

依循帝国大本营的正式命令,行动部队被命名为第7特遣队,兼任大本营首席战略参谋官和特隆姆瑟总督两职的林恩自此又挂上了第三个新职,一个不折不扣的“实职”。也许是林恩一贯的表现赢得了高层的信任,也许是这次行动的复杂性使得他们不便于直接干涉,林恩如愿得到了对这支特遣队的绝对指挥权,他也得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对部队进行分组以及人事任命。特遣队下设四个战斗分队和两个支援分队,从吸血鬼夜战突击队出来的兄弟自然被委以重任,他们占据了三个战斗分队和一个支援分队的指挥官位置,参谋指挥经验丰富且在巴赫那里接受了近一年历练的汉德马克被林恩任命为第四战斗分队指挥官,无线电专家哈尔尼克中校成为第二支援分队长官。

将自己的计划意图和作战思路灌输到了分队指挥官脑中,指定人员也都从基地运抵特隆姆瑟——6艘小型潜艇和4艘中型潜艇轮番运送,耗费六天时间完成这区区百多海里的运输,林恩依次进行了推算,若要将这500人及大量的作战装备从挪威北部运到汉堡去,就算将基地留存潜艇的三分之二投入运输,整个过程也需要一个半月,长达一千三百海里的航程也意味着大量的燃料消耗和难以估量的设备损耗,这其中机械故障出现的总体概率也是相当惊人的。看来高层在应允方案时并没有充分考虑到这方面的困难,而考虑到情报长官安德里在其中发挥了很关键的推波助澜作用,林恩也就不难理解这种疏忽为何会存在于明处了。

既然征得了元首和隆美尔元帅的认可,林恩从一开始就决定以自己的方式来实施这次行动。情报部门的本土情报组按照他的要求很快从基地整体转移到了特隆姆瑟,林恩在古堡为他们空出了充足的空间,情报工作所必须的联络设备在这里一一俱全,而且还拥有一个基地无法比拟的优势,那就是埋设在英军综合通讯基站的“小木马”。该基站的基础设施是应英国方面要求由“特隆姆瑟当地劳工”帮助建设的,工人们在设备运输和安装过程中也帮了英国人很大的忙,趁着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林恩让麾下人员竭尽所能地获取了英军技术设备的关键参数,后来又利用发电机出故障的机会两次校正,以便于在没有获得对方核心密码本的情况下最大限度的解译英军通讯密码,这项工作最终让帝国方面获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