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

其实在战争期间,帝国的决策者们没少出这样的昏招,对此林恩实在是有心无力。每个时代的人自有每个时代的局限,纵览历史,也只有极少数统帅拥有超越时代束缚的战略眼光……之前德国以高昂的代价制造并向英国发射了两万多枚火箭,但因为精确度、可靠性以及过于缓慢的巡航速度,使得这些原本能够发挥极大战略威慑作用的远程武器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战果,甚至被盟军电台广播别有用心地大加嘲讽,遭到帝国决策者们的弃用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作为一名半路出家的参谋军官,林恩的手工制图技术比起枪械射术显然是差远了,刚一开始他甚至只是对照前期图纸进行描绘,不知普鲁士引以为豪的老参谋们得知这样的情况是否会气得从棺材里跳出来。在此时的帝国战略参谋部,林恩这样的蹩脚参谋还不算奇葩一支,从军官班提拔上来的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水货”,整体运行效率和质量也就可想而知的。好在林恩在大学里还有些绘图的底子,加上后期的不懈努力,这才像模像样地完成了战术图纸,递交给高级参谋军官后,居然也没有挨批评,而是当场被委以新任务:将情报处送来的外界广播记录手稿和外部报刊进行认真研读,从中找出与盟国首脑会议有关的加以分析,看能否获得一些意外的宝贵信息。

这份工作听起来简单,其实比绘图还要枯燥无味,何况林恩的德语文字水平实在不敢恭维。悻悻地回到自己的办公桌,情报处的勤务官却不期而至:

“加尔戈少尉,安德里长官请你去一趟他的办公室。”

第45章 明白人

汉斯·安德里,原国家秘密警察(盖世太保)第四处处长,曾在臭名昭著的金发恶魔莱茵哈德·海因里希手下工作,如今是帝国战略参谋部情报处的执行长官。在进入战略参谋部之前,林恩还不知道这号人物也来到了“避难所”。上一次也是之前唯一的一次见面,还要追溯到自己率队从奥拉宁堡撤退到柏林的外围防线的那一天。当时因为没有书面军令而被哨兵拒之城外,汉斯·安德里正巧乘车经过,在与林恩进行了极其简单的对话之后,这位身居要职的年轻长官让哨兵给这群几乎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帝国战士放行。若非如此,林恩后来未必会在柏林经历那史诗般的最后战役,更可能永远都接触不到“雅利安方舟”的秘密。

不管当时是有意还是无意,林恩终究还是欠了安德里一个“谢”,只是相差悬殊的身份使得他在进入帝国战略参谋部后并未主动拜谒,更不会故意制造偶遇露脸机会,而是在职责截然不同的计划处安心呆了下来。这一次,当情报处的勤务官出现并报出其名时,林恩并不吃惊,而是对他召唤自己的缘由感到好奇——总不至于是找自己要债来了吧!

跟着勤务官来到位于上层楼面的办公室,佩戴陆兵上校军衔标识的汉斯·安德里正舒服地坐在皮质的大靠背椅上,他先请林恩在自己对面坐下,等到勤务兵送来两杯咖啡并退出房间后,他才开口说道:

“好久不见,加尔戈少尉!”

“是好久不见了,尊敬的长官阁下!”林恩客气地回应说。在他眼中,安德里的外貌、气质跟巴赫非常相像,只是年龄略微大一些,但看起来也绝对不超过35岁。因为穿的不再是黑色皮衣而是陆兵的制服,给林恩的感觉也是缺了些什么,仔细想了想,缺的应该是黑色皮衣衬托出的那股子神秘和冷酷。

安德里示意林恩随意享用咖啡,然后以随和的口吻说:“在这里的生活过的怎么样?习惯吗?”

虽然林恩比较喜欢开门见山的交谈方式,但毕竟每个人的风格都不一样,自己一介小兵,哪有资格要求这要求那,于是客客气气地回到:“很不错,比在前线的日子好多了!”

“看过了《德意志报》登载的内容,对你和你的士兵感到十分的敬佩!”

安德里这句话虽然有些俗套,可他的身份以及眼下的时局还是让林恩额外地警惕起来——这家伙该不是想让自己和手下的士兵们为他卖命吧!

林恩没作答,安德里却继续吹捧道:“我从小就敬佩英雄,尤其是敢于在敌阵中奋力冲杀的孤胆英雄,加尔戈少尉,你在这些战斗中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智慧,堪称帝国最出色的战斗指挥官。巴赫将军的部下,果然是一个比一个优秀,这真让人羡慕!”

以夜战为专场的“吸血鬼”突击队,确实是一支不可多得的特战部队,然而安德里终究是个“外人”,林恩只是中规中矩地答道:“能够得到您的赞誉,我个人感到十分的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