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页

中士随之如导游一般介绍说:“我们称这里为‘眼睛’,它监视着峡湾口附近的情况,一旦有敌情出现,我们的哨兵会立即通过有线电话向基地报告。”

“可以进去参观一下吗?”和林恩一样来自帝国战略参谋部的柏特尔中校问道。

中士并不直接回答,而是转头将征询的目光投向叼着香烟的高个子军官,只见他欣然侧身:“当然!”

有柏特尔中校在前,因为不能抽烟而郁闷着的军官们争先恐后地往里走,林恩注意到只有来自基地参谋部的两位军官无动于衷地坐着,也不知该羡慕他们的从容,还是遗憾他们无从享受发现的惊奇感。

这混凝土建筑看起来也就比马厩、牛棚略大一些,原以为就驻守了两三名哨兵,没想到这只是哨所的大门罢了。沿着一条水泥阶梯往下走,进入一个地下掩体式的哨所基站,它占地约三十平方米,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是哨兵们的生活休息区,除了没有炉灶,床铺、桌椅、餐具等等一应俱全,角落里还堆积着大量的罐头食品;下层是工作区,放置有好几台电子设备,而且还挖通了一个横条形的隐蔽观察口,哨兵可以从这里用一台家用天文望远镜式的单筒望远镜进行大约120度范围的扇面观察,眼下共有3名官兵在岗,加上轮休的应该一共是6名哨兵。

柏特尔中校过去试了一下望远镜,随之好奇地打探说:“这似乎只能观察海面上的舰船,若是有飞机出现在这片区域怎么办?”

高个子军官不慌不忙地站在旁边一台电子仪器旁,自豪地介绍道:“这是我们最新式的监测设备,各位放心,它只接受信号,不会发出任何的无线电波。它对高频振动非常敏感,只要有飞机和舰艇在20公里内出现,不论天气有多么糟糕,它都能够作出反应,提醒我们使用光学设备进行核实。”

这世界上竟然还有这样的仪器,林恩的第一反应是长见识了,可紧接着又琢磨起来:既然科技高度发达的21世纪都还是以雷达作为探测工具,是否说明这种测定高频振动进行预警的仪器只是某位天才一厢情愿的作品,有些时候它确实能够探测到飞机舰船,但敏感度和可靠性远远没有期望的高,关键时刻一点作用都发挥不上。

高个子军官又向众人介绍了另一台设备:“这是传统的无线电监听设备,能够接受并解译最基本的电码通讯。”

这时候,巡逻队中唯一的一名空兵军官可能是随口一问:“最近有什么比较有趣的新闻?”

很显然,这是个不合时宜的问题,就在半个月前,几名空兵士官差点就开走了基地内的ju-88轰炸机和fi-156侦察机,导致之前颇受高层重视的空兵部队接受了一次严格而全面的审查,虽然事件最终被定性为“个别人员的极端行为”,但还是有不少出身、背景以及思想不够纯正的空兵人员被调离岗位。

感觉到了众人一样目光,空军军官自觉尴尬,也就不再多说话了。高个子军官干脆假装没听到刚刚的问题,他招呼道:“‘眼睛’的秘密也就这些,长官们,士兵们,还是到外面享受一天中最灿烂的阳光吧!”

一早6点出发,林恩看了看表,这会儿已经快到下午2点了,阳光的强度倒是没怎么感觉变化。对于头一次参加巡逻的同僚们,高个子军官和他的哨兵们并没有热情邀请众人在这里吃午饭,反倒是领队向导将骡子托运的两袋物资留给了哨所。林恩他们看在眼里,并没有当面提出质疑,重新上路后才向领队向导问询——对于级别高出自己许多个档次的军官们,领队的费克中士但凡碰到不好回答的,总是用同一个词组来给自己解围,那就是“上面安排的”。至于这上面的究竟意指何人,没谁会蠢到当众问这个问题。

第38章 小村壮志

午餐:火腿片、面包蘸黄油。晚餐:火腿片、面包蘸黄油。连续的冷餐冷食加上体力的大量消耗,初出“避难所”基地的新奇渐渐为疲倦所取代。这个时候,林恩虽然有些想念餐厅的热汤和浴室的热水,却并没有因此而产生哪怕一丝一毫的退却心理。条件越是艰难,求胜心理越是强大,他甚至感觉到精神力量和身体潜能正在源源不断地激发出来——在战场上那个所向无敌的林恩又重新回来了!

不经意地看了看手表,已是晚上10点,看天色却还是黄昏的模样,不禁感慨大自然的奇妙。不过还算不上真正的极昼,因为太阳终究还是要落山的。在完全天黑之前,领队向导费克中士安排巡逻队在一片小树林中露营,而作为“上级安排”的一部分,夜间岗哨由两位向导和两位宪兵交叉搭档、轮班担当,其余人员被告知即便是大小解,也不得擅自离开圈定的休息区域。这时候,林恩愈发清新地认识到“叛逃事件”的恶劣影响已经远远超过了人们的想象,它导致帝国军人在高层心目中忠诚可靠的形象轰然倒塌。很难说这样一支看似平常的巡逻队里有多少是担负秘密监督使命的暗探,这样的队伍若是投身战场,还能够发挥出几成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