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页

眼下他们暂时栖身的大楼是位于柏林城北的陆军图书馆,这里珍贵的书籍教材早已运往更为安全的南方,偌大的图书馆内部显得空空荡荡,它坚固的外墙和高耸的楼梯被防卫司令部看中,所有的窗户被加固后封死,只留下射击孔,用以和地面上的街垒及地下工事构成交叉火力。

作为仓促组建的200个夜间突击战斗组之一,第167战斗组的表现未必是最突出的,但士兵们的成长和表现可圈可点,加上先前接受了专门的训练,又配备了昂贵先进的夜视装备,任何一位指挥官都不应该忽略这样一支部队在城市防御战中的作用。所以,林恩和手下们的使命与驻守这座大楼的其他士兵不同,他们被编入了柏林防卫司令部夜间战斗突击队,昼伏夜出,只待天黑便如“吸血鬼”之名,充分施展他们出色的夜间战斗能力。

离开大楼之后,林恩径直向东走。昨晚从负责安排军需供给的军官口中,他得知了“北欧”师的新防区就毗邻着陆军图书馆。“至日反击”失败后,这支精锐的党卫军装甲师先是撤退到了斯德丁,该城失守后,他们又在奥得河畔的阿尔特丹坚守了半个月,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以至该师伤亡过半,随后撤往弗瑞恩瓦尔德休整,在那里及时补充了一些复原伤兵以及海空军人员战斗人员,并于奥拉宁堡陷落前一周退至柏林防线。面对苏军的猛烈进攻,这支以北欧各国志愿兵为主力的党卫军部队又进行了近一个星期的鏖战,两天前才放弃外围阵地撤入柏林城区。

得知了“北欧”师的这段传奇经历,林恩不知自己是该遗憾还是庆幸——能够拥有这样的战斗经历无疑是令人自豪的,然而残酷的伤亡数字摆在那里,谁也不能确定自己有那么好的运气从头熬到尾。若非加入了“吸血鬼”突击队,自己可能早早阵亡,此时已在泥土下慢慢腐化。正因如此,他迫切地想要知道自己的老上司——当初的带头大哥“屠夫”是否健在。

穿过矗立着三角形反坦克障碍的街口,林恩进入了依托道路和建筑布设的横向阵地,这里的士兵看起来和一般的党卫军部队并没有区别,只是他们的袖标上清楚地写着“nornd”,这也是他们常常被称为“诺兰德”师的原因。

上次在前线的野战医院与“屠夫”匆匆一瞥,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一个多月,林恩无从获知老上司的境况,就连他是否调整了连队也不得而知,只好老样子,一边走一边向周围的士兵们询问“24团2营2连的费恩中士”,结果大多数人都摇头说不知道,唯独有个年轻的士兵若有所思地说自己认识的费恩一个月前就已经阵亡了,但他不是中士而是上士。听这人如此一说,林恩更是忐忑纠结了,一支部队存在同姓之人不足为奇,他可不愿就此放弃。继续沿着阵地询问,耗费了大半天时间,基本上从“北欧”师防区的一端走到了另一端,却仍没有收获。这么个大活人,难道凭空消失了不成?

第133章 精英战队

在陆军图书馆门口看见坐在霍希军车里的卢卡·莫特奇格时,林恩忽然有种奇怪的感觉——这位“吸血鬼”突击队的参谋联络官每次出现似乎都能够给自己带来好消息,难道他是自己的“福音使者”?

果不其然,见林恩走来,莫特奇格推开车门,以诙谐的口吻说:“哈,我们的英雄可真难等啊!”

林恩连忙道歉,“呃,有些私事,所以……”

“不必解释!”莫特奇格坦然免去了林恩的介怀,他先是从公文包里取出一份黑白印刷的报纸,平和地说道:“恭喜啊,你和你的战斗小队都成了战斗英雄!”

听到这话,林恩就猜想这一定和爱娃·符特里奇有直接关系,等拿过报纸一看,《柏林日报》,从首页下部开始以大篇幅刊载第167夜间突击小组的事迹,甚至还配上了一副简单的手画图——要知道爱娃最快也就是前一天上午回到柏林。短短24个小时,考虑到报纸还要排版编印,她为了这篇报道可真是投入了心血的。

“不错,真不错,就连巴赫上校也连带沾了光呢!”莫特奇格一边说着,一边又从公文包里拿出份文件。

“喏,这是你的晋升令和委任令,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柏林城防司令部直属第11夜战特遣队的指挥官了,加尔戈上士!”

“特遣队?上士?沾光?”短时间内接受的信息量太多,林恩还有些云里雾里。

“形势紧迫,没办法多解释了——解释起来也够复杂的!”莫特奇格这话像是在自我圆场,他最后从公文包里掏出第三样东西,一副相当精致的黄铜壳望远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