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页

不知不觉间,作为备选精英的十天时间结束了。在一场由巴赫亲自主持的测试中,凭借超前数十年的知识和见识,林恩以绝对优势取得了综合成绩第一,而且怀着特殊的目的,他在与周围同僚的相处中也显得格外活跃,因而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在结业的次日,巴赫亲自授予其武装党卫军候补军士的军衔,使之在短短半月时间里“连升三级”。只是到了战争末期,为了鼓舞前线将士的士气,战场晋升和荣誉勋章颇有“泛滥”之势,这种最低级别的“三级跳”也就不足为奇了。

一同作为备选精英的四名士兵也同样获得了军衔晋升一级的奖励,紧接着,突击队指挥部宣布了五名备选精英的分配方案:两人前往由同期接受基本训练的新突击队员所组成的部队担任排副职务,一人前往突击队直属装甲连,还有两人则留在突击队参谋部从事基础参谋工作。

让林恩感到意外的是,尽管在之前与军官们的谈话中表现出了前往一线部队的强烈意愿,他却成为了留在参谋部的两人之一。想着能够跟在巴赫身边多学一些东西也是好事,也就接受分配安心呆了下来。

从战斗人员的数量来看,“吸血鬼”突击队充其量也就是加强营级别的部队,但它的指挥部不论设施、装备还是参谋人员配置都达到了一个更高的级别。用巴赫自己的话来说,许多国防军的军部尚不及于此。从巴赫往下,指挥部共有六十多名专职参谋和技术人员,负责内部和外围警戒的士兵也有一个整编排的规模——偏僻的地理位置加上严密的戒备,林恩感觉自己正置身单机版《荣誉勋章》中的某个场景。同样是雪地丛林中的德军秘密基地,同样是钢筋混凝土的半地下工事,甚至就连哨兵手中的44突击步枪也如出一辙。所不同的是,自己穿着一身崭新的德国党卫军候补士官制服,戴着配有鹰徽的军帽,站在了这个注定失败的阵营之中,苦苦等待着自己的机会。

“嘿,老弟!在想什么呢?”

听到这个声音,林恩故意一脸惆怅地转过头:“想家!”

来者的情绪本来还不错,听林恩这么一说,满怀沧桑地叹了口气:“唉,不知道何时才能再见家人了!”

林恩动作自然地从口袋里掏出香烟。作为备选精英进行第二阶段训练时,他就已经算是加入了“吸血鬼”突击队,享受正式在编人员待遇——每个星期固定领用两包香烟,另外还可以用配额的香烟和糖换取额外的香烟。再加上之前作为预备队员时得到的半数配额,林恩这会儿已经攒了三包。平时舍不得抽,但每次见到这位同样是外籍日耳曼人的“丹麦老乡”古尔夫·迪格里奥,他从不吝啬任何东西。

抽了两口烟,迪格里奥的神情又稍稍舒展一些:“战争会结束的!迟早会的!”

“是啊,迟早的事!”林恩总是这样跟着抒发感慨,却不是因为没有主见。和自己这样的大头兵所不同,迪格里奥是机械工程毕业的高材生,早在1940年就应召加入了党卫队,又得到了上级的赏识和重用,如今已经升到了武装党卫军少尉军衔,在指挥部里负责军械调配——若再早几年或是战争还没爆发,这可算是一份公私兼营的美差,只是如今的形势成了德军每一位军需官的噩梦:前线需求巨大,后方供应困难,仅凭个人能力协调,最终也只能落个吃力不讨好。

越是如此,林恩越是以老乡加小弟的角色自居,敬仰之情有如滔滔江水,闲谈时又不经意展露一下自己在工程机械方面的“天才想法”,让迪格里奥时而自信满满、时而满怀遐思。再加上两人年龄相差无几,外在性格又都比较随和宽容,在私下里很快成为了好友。

“别想那么多了,顺其自然吧!”迪格里奥用胳膊肘捅了捅林恩,“下午轮休的时候一起去练枪吧!比比看谁的命中率高,赌五根香烟!”

“嗯,好!”林恩的口气听起来也积极一些了。作为突击队指挥部的参谋人员,每天练枪是保持单兵战力、缓解精神压力的必修科目,但在恶劣的大环境下,这里的弹药也不是无限量供应的。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有10发步枪弹、15发手枪弹的配额。若只是想保持状态,这些倒也凑合,可要想在射术方面再上一层楼,这些可就远远不够了!

第94章 竞技

这天下午,林恩的轮休时间稍早,于是直接回到宿舍。等了半个小时,迪格里奥来了,这时候林恩正好在擦拭枪械。货真价实的德裔丹麦人拿起他的驳壳枪瞧了瞧,惊讶地说道:“这还是二十多年前的古董货!”

“嘿!没办法呀!又不是军官,没资格配备鲁格或者沃尔特!”林恩不吝于“自贬身价”,而这种自嘲的口吻也总是能够博得迪格里奥那长兄般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