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页

“理论是一回事,实战又是一回事!”

鉴于意大利军队在以往作战行动中的拙劣表现,鲁登道夫对意大利人自视甚高的“优势”不屑一顾。何况见识了雷达的现实效用,心知那些传统的作战方式早已落伍。

“您说的太对了!”布鲁尼说这话时面带狡黠的笑容,仿佛胸中早有了应对策略,又像是在嘲讽声名在外却并缺乏实际战绩支撑的德意志海军——击败英国皇家海军,德国空军铺天盖地的轰炸机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德国海军最大的作用就只是掩护陆军登陆以及维持海上供应线,直到英德大战临近尾声,他们才有了一场锦上添花的海战。

孰是孰非,自有时间做出判断。鲁登道夫漫不经心地问:“如今你们也和主力舰队会合了,战场又近在咫尺,真打算就这样袖手旁观?”

布鲁尼双手一摊:“他们现在是以航空兵决胜负,我们完全帮不上忙!”

鲁登道夫又一次哑口无言,就这样坐了半个小时,意大利人的主力舰队终于晃晃悠悠地赶了上来。他略略点数,加上先遣舰队和辅助舰船,这支意大利远征舰队的舰艇数量也有三十好几,尤其是两艘新锐的维内托级战列舰,摆在任何一个战场上都是不可忽视的力量。

“那是你们最新的‘帝国’号?”

鲁登道夫神色平和地望着从舷侧海面驶过的战列舰,修长的舰体、雄伟的舰桥以及整洁的甲板,阳光下看着就像是一艘刚刚完工的崭新舰艇,威风凛凛、霸气十足!

若是要在矮子里面拔高子,那么海军绝对是意大利三军中最有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的——虽然这听起来像个大笑话,但它却是大多数人认同的事实。

“阁下好眼力!怎么,四年半的时间还不足以建成一艘五万吨级的战列舰?”

布鲁尼这话全然没有客气的意思,而是满心的得意。最近两年,意大利政府陷入了十分严重的财政危机,债务问题一度迫使他们削减军费开支,在英法俄这些传统对手一一落马之后,甚至有传言说意大利准备卖掉部分舰艇以换取现款。至于说买家,德国和日本都希望得到这些舰艇,前者是为了削减竞争对手的实力,后者则是扩充本国海军实力。

这里的五万吨,其实是个略有水分的数字。维内托级后两艘即罗马号和帝国号的标准排水量为41万吨,与德国的俾斯麦级相差不到一千吨,但由于装载的燃料和补给较少,前者满载只有46万吨,而俾斯麦级二号舰“提尔皮茨”号满载达到了529万吨。不过,意大利海军上校的话却唬住了鲁登道夫,其实仅凭肉眼观察,即便是最权威的专家也不能确定一艘舰船的准确吨位,何况德国海军参谋部一直都将意大利的维内托级看成是跟俾斯麦平级的战列舰,多次模拟推演的结果几乎是平分秋色。

至于工期,两艘俾斯麦级从敷设龙骨到完工花费了4年时间,在同级别战舰中算是正常水平,而意大利人的造舰速度则有些“飘忽”,他们可以在令人惊讶的时间内赶造出一批舰艇,也可以用同样令人惊讶的时间“磨”出工作量相差无几的另一批!

鲁登道夫望着紧随而至的第二艘战列舰,这一次语气有些惊讶地了:“这艘是‘罗马’号?”

“您是之前就从德国海军部获得了情报吧?”布鲁尼带有质疑之意地看着鲁登道夫,意大利海军可不像日本人那样招摇,把硕大的金色舰徽挂在极其醒目的位置上。出于保密的需要,铜制的舰牌常常是被遮掩、替换或是干脆摘掉的,而这种事情德国人也一样会干。

鲁登道夫摇头说:“服役两年的和刚刚服役的战舰是很容易看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