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页

“这份见面礼其实也是替那些厌倦了争斗、期盼长久和平的德国人而送!”罗根说道,“我个人亦在其中!”

“纵观历史,杰出的军事家往往热衷于更大的胜利,看来您不仅是个成功的军事家,更是个伟大的政治家,一个俾斯麦式的人物,成就将远远甚过当年的‘铁血宰相’!”

杜鲁门这话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内涵,但他用来作参照的是俾斯麦而非腓特烈大帝,像是有意表明他本人并不认同“德国陷入新军事独裁”这种颇有市场的论调。

罗根答道:“俾斯麦是我个人崇拜和学习的偶像!”

美国人更多是崇尚自己国家的华盛顿、林肯以及其他有着鲜明历史地位的人物,杜鲁门没有就这个问题深入下去,而是对罗根提问说:“基于刚刚的谈话,我能否以个人身份请阁下帮一个忙?”

“当然!”罗根心里揣测着对方的价码,而这或将决定两人是否会成为真正的合作者,从而左右世界范围内的历史走向。

“站在军事角度,秘密获得一批先进装备能够让敌人措手不及;站在政治立场,高调外购新式装备能够让支持者倍感欣慰!”距离总统宝座尚差n个身位的杜鲁门说,“众所周知,阁下在军事战略方面是顶尖高手,能否以私人身份提供一个参考?”

“参考?”罗根并没有想到杜鲁门是提出这样的要求,而两个选项之间,乍一看后者更适合扮演政客角色的杜鲁门,其实却不尽然。要知道美国自己的工业极其发达,科技实力也不在德国之下,只是长期受孤立主义困扰,战争伊始各方面的准备都不充分,这才遭遇到了诸如“零式危机”等麻烦,但只要稍加时日便能够解决,届时美国民众会发现所谓先进的fw-190、远洋潜艇也不过如此,价格更是贵得离谱,若是受到别有用心者的诱导,这甚至可能成为杜鲁门政治生涯的一大“黑点”!

“阁下是个非同一般的聪明人!”罗根反过来恭维道,“其实不用我说,阁下心里也应该有答案了!”

“哦?”杜鲁门稍稍放慢了步子。

罗根侧过身:“现实并不是选择题,只能选择既定选项中的一个,军事和政治也并非完全对立的——即便是秘密订购,阁下的功劳也会被高层人士们牢记,而且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双向公开。价格的高低就更不是问题了,我们完全可以在关联事务上抵消货款!”

杜鲁门笑了笑,叹道:“碰上阁下这样的谈判对手,我们还真是占不到一点便宜,半数造船订单就算是在下奉上的见面礼,如何?”

罗根没有不笑纳的理由,而且他可以更加确定,眼前这人将是一柄厉害的双刃剑,能够在多大程度上“操控”,对自己也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

第124章 亏钱不亏心

1943年1月31日,美国对意大利最后通牒期限的最后一天,罗马延续着连日的晴朗天气,华盛顿则处于阴雨的笼罩之下。面临宣战或妥协的抉择,两个在各自国家拥有极致地位的领袖人物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留守办公之所。于是,几乎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到了华盛顿白宫和罗马威尼斯宫,以期在第一时间获得左右历史进程的关键消息。当然了,这一天德国总理府外也聚集了不少媒体记者,这个拥有强大军力且努力在国际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的欧陆豪强是否会真的置身事外,立场不同的人们都在拭目以待。

在上午的正常工作时间,担任政府内阁总理的罗根确实召集了他的部长们开会,但当天的主要议题却和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没有太直接的关联。因为到了这个时候,德国的军政首脑们已经分别和美、意派来的特使完成了秘密会谈,一系列秘密的协定和备忘录也相应签署。拥有如此充分的准备,他们无需在这最后的时刻瞻前顾后、左右摇摆,而是抱定主意坐山观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