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页

半杯咖啡的时间,达尔朗有些温吞地开口道:“造艇技艺可是一个国家海上力量的核心所在,若是德国海军能够无偿提供相应的潜艇技术……”

“德国海军正好有一批适合在地中海航行和作战的中近程潜艇要存入战略储备库,我们或许可以从中调拨二十到三十艘完全符合作战要求的提供给法国海军,并移交一部分设备技术图纸!”罗根表情认真地说道,“也许很多人会觉得我们这是在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但我更愿意相信自己的判断:未来数十年之内,德国和法国之间不会再有战争!”

“是么?”达尔朗很是疑惑地看着罗根。

“这也是我为什么要努力推动德法和解、尽力减轻乃至消除两个民族之间的宿怨的原因了!”罗根一板一眼地说,“要知道,欧洲的和平并非某一个国家就能够实现的,法国、英国、西班牙以及北欧诸国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

“您说得很好!”达尔朗难得献上赞誉,虽然满腹狐疑,但这也确实是他和大多数法国人所期盼的结果。这时候,法国海军上将或许也听出来了,年轻的德国内阁总理有意撇开了“意大利”的名字。

“对了,总理阁下,听说……意大利元首将于近期抵达德国进行访问?”

带着并不质疑的语气,达尔朗轻描淡写地谈及这件事情,然而这种淡定中亦饱含无助的失落——同为前一次战争的胜利国,法国和意大利在地中海的利益竞争贯穿二、三十年代,而当1940年法国即将战败时,意大利政府“趁火打劫”,进一步加深了两个国家之间的仇恨。在法国投降后,意大利极力要求瓜分法国舰队,只是法国人誓死不从并且以舰队自沉相威胁,这才以折中的“解除武装”收场,但不幸的是,英国海军的袭击令困顿中的法国海军损失惨重,徒增了法国海军身上的沉重戾气。

罗根抬手看了看表:“准确地说,墨索里尼现在已经处于德国境内了!”

“那么……”达尔朗略有些警惕地看着罗根。

罗根坦然笑道:“当初拘禁法国舰队的条约上签着意大利代表的大名,如今没有意大利首脑的同意,我们怎能够单方面解开这副枷锁?”

“哼!意大利人怎么可能同意?”达尔朗气呼呼地说,“这简直就是白费力气!”

“他们当然会同意!”罗根慢悠悠地端起咖啡壶,往自己杯子里续了半杯咖啡。

达尔朗想了想,伸手捧起自己的咖啡杯:“这么说……总理阁下有说服他们的十足把握?”

“说服?不,我并没有说服他们的把握!”罗根答道,“但我会让他们在条约上签字的!”

第106章 笑看意面

当意大利元首墨索里尼乘坐的专列驶入柏林南部的波茨坦车站时,月台上熙熙攘攘的人群纵情高呼着“万岁”,然而有心者不难发现,这些人大都是居住在德国的意大利人,相当一小部分人是同情或支持意大利的德国人,穿灰色军服者更是寥寥无几——倒是在车站外面,德国宪兵们如峻松一般排列齐整,军乐队则轮番奏着德国和意大利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