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页

这句话顿时让罗根醍醐灌顶!

普拉法神情沉重地拍了拍罗根的上臂:“元帅好自为之!”

望着战时内阁总理离开时的背影,罗根隐约看到了一种落寞,这是一个62岁的人在感怀自己的年迈,还是对后辈的过度羡慕?

三天后,弗里克顺利度过了危险期,按照医疗专家团队拟定的治疗方案,总统给自己放了一个大假,带着家人前往因斯布鲁克——欧洲最好的避暑胜地疗养。

威廉·弗里克的世界暂时清净了,但外界的纷扰却不会因此而消失。德国方面提前揭了莫洛托夫的底牌,所谓的苏德停战谈判自然是无果而终。尽管饱受争议,苏联行领袖——至少是名义上的新领袖,莫洛托夫,在斯大林以及人民委员会的支持下开始展现自己的铁腕。无惧于德国人仍在持续的攻势,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苏军内部展开了一次“大清理”,但凡意志不坚定者都被革除职务,或送进监狱或流放西伯利亚。同时,军队的机构、编制和番号进行了整顿和压缩,苏军从鼎盛时期的15个方面军精简合并到了5个方面军,204个步兵师的番号被取消,步兵除保留独立建制的游击部队,其余全部编入176个步兵师,每个师配员14万人,在人员和武器上均接近于德军步兵师的战斗力。损失惨重的装甲兵整编成为14个师又7个旅,全部作为最高大本营直属部队指挥。一贯受苏军重视的炮兵部队由于实力折损了三分之二,除了配属给各方面军以及作为大本营直属部队的,其余编入140个要塞团(营),用于构筑和加强乌拉尔防线。

在精简和整顿部队的同时,莫洛托夫还以强硬手腕迅速回击了意图脱离苏联阵营的“逃兵”——新整编的第4方面军以机械化部队实施了举世瞩目的千里奔袭,短短三天就出其不意地占领了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逮捕了哈政府的主要官员,迫使哈政府公开宣称“脱离苏联”的决定系叛乱者所为,如今叛乱已经被镇压,哈萨克斯坦将继续作为苏联的一份子抵御外敌;新组建的苏联空军第1、第2伞兵师分别在乌兹别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实施了空降突击,并最终突入这两个加盟共和国的首都,虽然没能抓到它们的主要领导者和重要官员,但也达到了敲山震虎的目的,两国不约而同地放缓了脱离苏联阵营的实际行动。

对内,莫洛托夫的铁腕政策很快收到了成效,对外,他指示最高大本营集结重兵阻击意图绕过乌拉尔山脉南端进入哈萨克斯坦并迂回攻击苏军侧后的德军部队。于是,新整编的第2方面军50余万人迅速开赴奥尔斯克一线,驰援已经在那里构筑了线性防线的苏军第19步兵军。尽管防御一方的总兵力超过了60万人,是进攻方的15倍,但此处北依乌拉尔山脉,南面哈萨克斯坦草原,地势开阔,非常适合机械化部队行军作战,德军在这里投入了由装甲兵上将乔瑟夫·哈普指挥的第5装甲集群,该集群得到加强后拥有4个一线装甲师、1个轻装甲师和4个摩托化师,其步兵师的机动作战能力也因为额外增加了大批运输车辆而有了大幅提升,一场激烈残酷的大战无可避免,唯一的悬念在于这场战役将以什么样的进程展现在世人面前。

1942年8月25日,汉堡,布罗姆·福斯造船厂。

每当这些建造过大型战舰的造船厂出现彩旗招展、人潮涌动的场面时,人们就可以知道这里又要有大家伙“诞生”了。这一次,人与旗帜都要比往日里多出许多,气氛也更加的浓烈,不仅如此,平日里并不经常集体出现的国家军政首脑也都现身造船厂,其规格之高可见一斑。

现如今,就在曾经建造过“俾斯麦”号战列舰的船台上,躺着一艘还没有安装上层建筑和舰炮但看起来更加庞大、更加雄壮的巨舰,这便是1939年7月15日开工、期间两度因故停建的兴登堡级战列舰“兴登堡”号(h39)。其设计排水量达到55万吨,将安装八门52倍径的16英寸(406毫米)巨炮以及德国海军最新式的通讯设备、光学仪器和火控雷达。从任何一个方面讲,这艘战舰都将成为德国海军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水面舰艇,并且足以傲世这个时代任何一个海军强国的任何一艘重炮战舰!

“……仅仅在半个世纪之前,我们还无法独立建造一艘排水量超过一万吨的战舰,那时候我们被称为‘只有陆军的瘸子’,涉海作战时只能倚靠外国的舰队。在这五十年的时间里,我们为海军的发展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倾注了民族的智慧,我们的进步举世瞩目,我们的成就举国骄傲!二十多年前,我们曾经拥有过一支世界第二的远洋舰队,然而战争的结果让我们瞬间失去了一切——舰队、机器、图纸,我们变得近乎一无所有。但是,我们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拥有白手起家的魄力,拥有谁也抢不走的智慧!我们建造了德意志级,我们建造了沙恩霍斯特级,我们建造了俾斯麦级,我们建造了齐柏林级,这些舰艇在我们突破北海封锁、迈向世界大洋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真正站在了大海洋的舞台上,德意志的大海权时代已经拉开了序幕……”

站在观礼台的话筒前,不用稿纸,没有怯懦,维宪运动期间锻炼的思维、口才与胆识得到了阅历的升华,罗根从容不迫地发挥着、鼓动着、渲染着,相形之下,内阁总理保尔·普拉法的开场显得苍白无力。当人们沉醉在这时而引发共鸣、时而撩动心魄、时而热血沸腾的讲演中时,大概忘记了这只是代替因患严重心脏病而无法出席仪式的弗里克总统发言的“特别代表”,忘记了笔挺的空军元帅制服似乎与这里的海军氛围有些出入,忘记了年轻英俊的面容与干练老成的姿态有些反差,忘记了这只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讲演,忘记了这一切本该是走走过场的“客套”。

10分钟的讲演并不长,但当罗根的话音落下时,回应他的是山呼海啸般的声音。

在场近5万名军人与民众沸腾了,发自内心的沸腾。这一刻,传统的下水仪式与依然漫长的舾装过程已经变得次要了,重要的是,无数迷茫的人生在这里又找到了共同的方向。

不仅仅是重大典礼和仪式,作为总统的特别代表,罗根开始如赶场般出现在国内、国际的主流场合。掌声和镁光灯是他最好的“出场费”,他忽然发觉自己不仅能够适应曾经那么厌倦的氛围和气息,更能够凭借自己丰富的战场经验和超乎常人的远见在政客名流之间游刃有余。他回到了维宪运动时期,不断用精彩纷呈的讲演向高等级的听众们灌输自己的思维和理念,用无形的引力将站在各自立场上的人们凝聚到了一个用力的方向上,用独特的魅力赢取他们的认可与支持。这其间既有觥筹交错和曼妙舞步,也有慷慨激昂与推心置腹,所有的一切都渐渐走上轨道,目标是战争结束后的全民公选——从战时政府到常态政府的变化,将是一个不需要太多时间等待的机会!

在一种微妙的变化中,1942年的8月悄然成为历史,9月的日历随之翻开。上旬,柏林军官学校建校庆典、符腾堡州庆典、国防军伤残军人退役仪式、六万吨级远洋商船“茵斯特”号下水典礼;中旬,德-土盟约签订仪式、前线巡访慰问、莫德尔等将领的晋升授勋仪式;下旬,兴登堡级战列舰二号舰“阿道夫·希特勒”号(h40)下水仪式、基尔海军航空学院落成典礼、迎接西班牙元首来访。罗根的9月是忙碌而充实的,人们开始渐渐淡忘了那位在阿尔卑斯山间疗养弗里克总统,恍然觉得自己拥有了一位无比年轻、无比活跃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