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页

在众多经验丰富的德国飞行员帮助下,额定的检修只耗费了半个小时,若是这些渴望荣誉、崇尚忠诚的小伙子得知自己的空军司令将要搭乘这架运输机前往遥远的拉脱维亚,恐怕还会抢着担任驾驶。

正常情况下,容克-52能够搭载18名乘客飞行1500公里,但过于缓慢的速度还是极大地限制了它们的战场生存能力。正因如此,罗根一行最好在天亮之前完成这段漫长而曲折的航程,否则就算他拥有九条命也不足以逆转现实!

支开众人,罗根悄悄登机,并让凯伦带上一台专属空军指挥系统使用的“恩尼格玛”和几名可靠的通讯人员,如此轻装上阵既能满足最基本的指挥需求,又不至于引起芬兰人以及他们中间的俄国间谍注意。可就在发动机即将启动的时候,两辆早期型号的奔驰轿车驶入机场,它们车头的芬兰国旗令罗根做出了暂缓航程的决定。

这时已是凌晨一点了!

原以为罗根准备搭乘专机离开,代表芬兰政府前来协商的空军司令马奇恩和外交部长麦卡尔既惊讶又惊慌,他们甚至省去了冗繁的官方开场,直接告知芬兰政府已经召开了紧急会议,就下午发生的“恶性事件”进行了慎重考虑,最终决定向苏联政府提出照会,如若苏俄政府三日内不给出令芬兰和德国双方满意的答复,芬兰将无条件地向德国空军开放领空、提供地面机场和相关设施,并准许德国军队全副武装并且保留番号的进入芬兰,而且在8月20日之前,芬兰将尽可能地动员起军队,与德军一道向苏联国境发起进攻!

考虑到苏联政府的任何答复都不可能令德国方面满意,这三天之期仅仅是一个缓冲,已有要事在身的罗根顺水推舟地接受了芬兰方面的安排,但他仍然婉言谢绝了芬兰方面邀请他率领属下前往赫尔辛基市内下榻的提议,并明确表示自己将继续驻留在福内布机场。同时,他保证三天期满或是苏联政府给出明确答复之前,自己不会就苏军越境袭击事件向德国政府提交足以决定到芬兰和德国关系的建议。

芬兰代表最终还是瑟瑟不安地离开了机场,临登机前,罗根焦急地抬手看表。

时针已经指向了凌晨2点!

登机之后,罗根直接来到驾驶舱,像是搭出租车一样对隶属于德国空军的少尉飞行员说:“用最快的速度前往柯尼斯堡!天亮之前……我们贴近爱沙尼亚的海岸线飞行吧!”

对于这位身份特殊的乘客,少尉的答案却也像是出自狡猾的出租车司机之口:“为了您的安全考虑,我个人建议选一条较为稳妥的线路,毕竟苏军在海岸线附近部署有不少探照灯和高射炮!”

罗根没有以空军司令的姿态下达强制命令,而是巧妙地形容了这次飞行旅程的重要性:“伙计,我们早一分钟抵达,德国就有可能早一个月结束这场战争,明白吗?!”

惊诧之余,驾驶员伸手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这句话已经让他别无选择的余地。

第12章 合理冲撞

黑暗中的飞行固然令人忐忑和紧张,但也许是苏军航空兵已经在白天的作战行动中耗费了全部精力,又或者是腓特烈大帝的魂灵有意保佑自己的后辈,3小时40分钟的航程平安完成。在清晨的阳光下,“容克大婶”平稳降落在了位于柯尼斯堡郊区的萨特机场。

舱门外的一切是那样的清新,罗根贪婪地呼吸着这“故土”的空气,而对于空军总司令的突然驾临,机场勤务人员无不万分惊讶。上司的命令不容置疑,他们用最快的速度找来了一辆vw82军用桶车,这种简便的运输工具固然毫无排场可言,但80公里的最高公路时速足以让罗根和曼施坦因的助手迅速抵达设立在柯尼斯堡城内的东线空军指挥部。

一路无暇欣赏风景,罗根暗暗盘算着接下来的语言和动作,意图在元帅与元帅的交锋中占得优势。炮兵出身的凯塞林虽然有固执和独断的一面,但组织和指挥才能却是毋庸置疑的——在担任空军总参谋长期间,整个空军部队的组织与训练,以及高炮部队、空军通讯部队、空降部队的战斗使用和后勤保障都掌握在他的手中;担任航空队指挥官期间,他在闪击波兰、攻陷低地国家以及进攻法国等一系列作战行动中都有出色表现,而当他越过上将军衔直接晋升空军元帅时,罗根尚只是一名小小的空军上尉,指挥着新组建的模范伞兵营憧憬未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