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加兰德本能地伸出手指,但幸而他及时控制住了自己:那是一架轮廓还不十分熟悉的fw-190型战斗机,轻盈的外观与苏军的新式战斗机有那么一点相似之处,但性能方面则要完全占据上风。

“长官,你后面咬上来一架!”

通讯器中传出的提醒让加兰德下意识地摆动操纵杆,座机随即展示了bf-109e型出色的机动能力,一个适时的空中横滚不但能够躲避攻击,还能够配合连续的转向完成由守转攻的角色调整。加兰德很快重新锁定了目标,在不到200米的距离上,他以两792毫米机枪来了一次精准而猛烈的长射,眼看着大串的子弹都由对方的机翼和机身“笑纳”,他猛地拉起操纵杆脱离了这次攻击。

“长官,我被咬住了!我在向下俯冲,应该能够摆脱这个家伙……”通讯器里的声音依旧沉稳,加兰德毫立即透过机舱向外搜寻,然而视野之中到处是捉对厮杀的双方战斗机,大部分德国战斗机都采用了易于辨认的涂装,可是要一下子找出自己的僚机难度也不小!

不过,这难不倒老辣的空战王牌,他立即吩咐自己的僚机飞行员“沿着河流向北飞”,自己紧接着也穿过纷乱的战场向下飞去。

此前全神贯注于空中的战斗,当机头朝下进行俯冲的时候,加兰德才意识到地面上的战斗也是那样的激烈:河流东侧烟雾团绕,显然有大量的火炮正在发射炮弹,而河流西侧火光闪闪、黑烟滚滚,想必那里的德军阵地正承受着极大的压力!

随着高度的迅速降低,地面上的战况也愈发详细。河流之上,数以百计的舟船正在自东向西运动,从西安阵地后方射出的炮弹不断轰起一团又一团夹杂着黑色淤泥的水柱,但似乎这并不能吓退布尔什维克的战士们。等到这些舟船靠近河岸的时候,从德军阵地上迸发出的机枪子弹密集得有如一张密不透风的火力网,不计其数的苏军士兵还没来得及站稳脚跟就已经被射杀在浅滩。

凭借着主力战斗机部队在空中发挥着牵制作用,苏军的轻重轰炸机频频俯冲而下,如顽固的马蜂一般不断向德军阵地投掷炸弹、用机载机枪进行扫射。虽然不断有飞机被德军的防空炮火所击落,但是这种不顾一切的作战方式还是为己方渡河步兵争取到了生存的空间,他们登岸之后迅速扩大滩头阵地,那一座座残破的小村镇俨然成了苏军渡河部队与德国守军争夺的焦点,激烈的厮杀无休止地进行着,直到一方彻底败退……

“凯特,我看到你了!你后面有两架俄国战斗机,还有一架准备从你右边包抄,左转!”

从高往下,加兰德轻而易举地识破了那三架苏军战斗机的战术企图。他轻轻拉起操纵杆,等到敌机的影子一出现在瞄准器中心圈的下方,立即按动机枪的射击按钮,带有曳光弹的连串子弹顿时带着轻微但肉眼足以辨认的弧线飞射而去。片刻之后,子弹从敌机的左侧机翼上掠过,差一点就顺势打中了再前面一架苏军战斗机。经过这么一番“警告”,两架苏军战斗机无暇专注于前面那架梅塞施密特,而它的急速转向也迅速地避开了反向迂回的另一架苏军战机。

“二对三,让我们好好教训他们一顿!”加兰德自信满满地喊道。

第71章 剑走偏锋

“东方有个古老的战法,那就是趁着敌人一半渡过河流、一半尚在渡河而发动攻击!”

背朝夕阳,罗根以一种平静的眼光目送最后一批载弹出发的斯图卡俯冲轰炸机一边集结一边朝着东面飞去。

这里是德累斯顿,德国萨克森州的首府,德国东部重要的文化、政治和经济中心,距离战争前线尚有近200公里的直线距离,但战争的气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传播!

在最高统帅部下达死守命令之后,为了阻止苏军强渡奥得河、攻破德军的边境防线,德国空军已经动员起了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投入这场关键性的战斗。从中午开始,一些梅塞施密特战斗机飞行员甚至已经在激烈的空中战场三进三出,进而涌现出了一大批单日击落敌机数量超过5架的闪耀新星。与此同时,部署在东线的德军各轰炸机联队也连续出击,ju-87、ju-88、he-111、do-17甚至海军航空兵的部分轰炸机已经将5000多吨高爆炸弹投向了苏军渡河部队和东岸的炮兵阵地。根据前线指挥官的观测,这种果断的空中反击行动收到了一定的效果,不过临近黄昏,苏军还是在奥得河东岸取得了几个较大的立足点,战事仍未能依照德军统帅部的意愿出现转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