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页

按照苏联红军在1940年10月开始进行的大规模改编计划,到1941年6月将组建30个机械化军,每个军由2个坦克师、1个摩托化师、1个摩托车团、1个通信营、1个工兵营以及空军分队组成,下辖官兵36000人以上、1031辆坦克(其中包括546辆kv或者t-34坦克)、268辆装甲车和358门火炮和迫击炮。这样的部队一旦实现满编,其战斗力将是非常可观的,而这也是苏军从德军前期作战特点中摸索总结出来的全新作战模式——只可惜到1941年3月底,由于各种装备的短缺,几乎没有一个机械化军是达到满员状态的。除了缺乏坦克外,卡车总数只有所需的39、拖拉机只有所需的44、摩托车只有所需的17、而火炮很少能超过所需的40,一些摩托化师只能达到标准装备的29!

不过,这些问题在第1机械化军这样的“模范部队”被高昂的士气和进攻的突然性给缩小了。渡河之后,其主力坦克师在重炮和空军的支援下仅花费50分钟就从华沙正东方向的德军防线上撕开了一个突破口,成为整条战线上推进最快的部队——若不是撤退中的德军步兵们在军官带领下节节抵抗,装备bt快速坦克的主力坦克团恐怕在正午之前就已经抵达了华沙城了。

利用宝贵的两个小时,莫德尔将军将他手中建制完整、之前并未遭到重大打击的第3装甲师主力顶到华沙东郊阵地,35门完好的88毫米炮也被妥善地布置在整条防线的各个支点位置,装备四号坦克的连队作为战术机动隐蔽于城区边缘,而从前线撤退下来的德军部队直接前往华沙城西进行休整。

“别着急开火!听我的命令射击!”

头戴38型钢盔的德国国防军少尉,正趴在一栋波兰民居的屋顶上用望远镜看着前方,在他的侧下方是一门用灰绿色伪装网掩盖的88毫米炮,7名同样拥有年轻面容的炮手在炮声和爆炸声的影响下显得有些紧张。视线前方,好几十辆苏军坦克扬着阵阵沙尘步步逼近,后面还跟着好些装甲车和卡车,远远还能看见已经下车步行的苏军士兵,他们的头盔在阳光下一晃一晃,就像是勤劳无畏的工蚁。

来自苏军进攻队列后方的炮弹非常密集地落在城区边缘的德军阵地上,行进中的苏军坦克也时不时停下来开火,亦或是直接在慢速运动的状态下实施非精确炮击。咚咚咚的炮声如同擂动的战鼓,鼓舞着己方官兵的士气,震慑着敌人紧绷的神经。

也就在88毫米炮位前方不足400米处,早在德国入侵波兰时就已经成型的堑壕式防线重新找到了用武之地,装备着g-34、50毫米迫击炮、37毫米反坦克炮以及少量“铁拳”反坦克火箭筒的德军步兵们,正用他们并不擅长的防御姿态等待着战斗的到来。

“那些都是青菜!”趴在屋顶上的德军少尉完全不担心自己的话语被对面的俄国人听到,有过在西线和不列颠的作战经验,88毫米炮的反坦克能力已经获得了充分的认可,因而不论是陆军炮兵还是空军的高射炮部队,用这种火炮平射打坦克已经成为日常训练的重要一项!

咚!咚!咚!

从阵地上传来的炮声,听着要比88毫米炮轻柔许多。炮位上的炮手们愈发全神贯注,片刻之后,视线中腾起了穿甲弹打中坦克所爆发出的火焰和黑色硝烟,那些已经抛弃了白色涂装的苏军坦克,换上了更适合在冰雪消融的东欧活动的淡绿色油漆,但在训练有素的德军步兵反坦克炮手面前,这样的颜色无助于改变其一炮毙命的下场——即便是威力有限的德军37毫米炮,也足以在600米距离上打穿追求高速的bt-7型坦克!

第26章 御敌

在位于华沙城东的一处防空掩体中,戴着单片眼镜的沃尔特·莫德尔中将,正异常冷峻地看着一份份来自各友邻部队的电报。此时已是1941年4月1日的下午2点30分,他的第3装甲师依托城郊的防御阵地顺利打退了苏军的两次进攻,但一次团级、一次旅级规模的进攻,显然不足以反映出苏军的真正实力。要知道从渡河点到华沙城下足有百余公里,拥有空中和炮火优势的苏军部队宛若一柄威力惊人的重斧,在砍碎了德军看似坚固的“东墙”之后尚需要一些调整时间——在奥尔什丁-华沙-凯尔采一线,德军部队依托几座城市的既有工事暂时抵挡住了苏军进攻,从“东墙”防线上溃退下来的德军各部也获得了喘息之机,可真正的暴风骤雨恐怕还在后头!

“将军!”一名穿戴整齐的陆军少校,站在一部手摇式电话机的旁边,手中拿着听筒,满脸严肃地报告道:“俄军又攻上来了,这次有上百辆坦克!”

掩体外面的咚咚声已经持续了快有十分钟时间,按照前两次进攻的规律,短暂炮击之后便是坦克和步兵集群的猛烈进攻。莫德尔把电报纸扔在桌上,将华而不实的单片眼镜塞进上衣口袋里,然后从墙上摘下一副偌大的望远镜,一声不吭地朝外走去。这个对自己和下属都非常严格的将领被手下的军官们称为“斯达汉诺夫”,也就是苏联工人的意思(对工作非常卖力?)。这一回,真正的“苏联工人”就在眼前,形势却令人苦笑不已——踌躇满志准备一举消灭苏俄的德军统帅部,却冷不丁被对方迎面一拳。这责任在于决策者的轻敌、情报部门的无能亦或是其他什么,恐怕已经不再是当前最重要的问题了!

莫德尔离开兼顾防空和防炮击功能的掩体没走几步,数十架苏军轰炸机就气势汹汹地出现在了华沙上空。仔细辨认,它们竟然没有战斗机护航,松散的队形完全不利于空中自卫,却也令德军的地面炮火无从发挥。只见这些双发轰炸机灵巧地低空掠过,往位于城东的德军阵地倾斜了大量的黑色炸弹,还有一些几乎贴着屋顶飞过,一旦发现德军坦克和装甲车辆的踪迹,便会以炸弹和机枪予以凶猛的攻击。

“将军!小心!”身材魁梧的副官毫不犹豫地保护着自己的上司,落在不远处的一枚炸弹震得两人脚下发麻,从天而降的灰尘更是呛鼻。爆炸的余波消逝之后,莫德尔不以为然地拍去了身上的尘土,轻描淡写地说道:“比起我们的斯图卡和容克-88,它们还差得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