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页

一支先天不足的舰队,一支后天已经被打废的舰队,两群积怨颇深的将领,携手作战就能够孤独求败?罗根听了这样的言论,只能在心里淡淡一笑:小胡子同志终究是陆军出身,对于海军,除了年少时对巨舰大炮的痴迷,所知的恐怕就不多了!

“会有那么一天的!”温莎公爵淡定地回答到。

在雷德尔的引导下,一行人随后登上了战列舰“格耐森瑙”号。寒风中,全舰一千多名官兵在甲板上列队迎接。在刚刚过去的两个多月里,这冷冰冰的钢铁巨兽凭借凶悍的火力击沉了12艘英国货轮,虽然同期成功抵达英国的船只远远多于这个数字,但对于英国军民的士气和心理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打击——尽管如此,温莎公爵夫妇仍旧紧随阿道夫·希特勒与舰上的主要军官握手致意,并极其认真地聆听了元首的即兴讲演,而他们的这种姿态,也让人们看到了两个宿敌之间合作的巨大前景。

在布雷斯特逗留的几天时间里,元首亲自主持并确定了旨在夺取和控制贝尔法斯特港的“木马”作战计划,该计划不仅仅是德国海空军的又一次紧密协作,也是德国和英国势力首次在作战行动中合作。出于高层的重视和政治上的考虑,德国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吕特晏斯出任行动总指挥官,德国空降兵总监、航空兵将军斯图登特担任副总指挥官,海军参谋长奥托·施尼温德负责全权协调和作战事宜。至于为这份作战方案贡献了不少点子的空军作战部长汉斯·罗根,在行动中全权负责空军作战部队的统筹部署——这也意味着他可以调动正在英国作战的第2、第3航空队、部署在挪威的第4航空队、新组建并在法国进行战前训练的第5航空队,这四个主力航空队共配备战斗机1200多架、轰炸机近1500架,还有数量不菲的远程侦察机。除此之外,隶属于海军航空兵的两个海岸侦察机大队和三个水上侦察机大队也将参加此次行动,而根据德国海空军之间的新协定,新的反舰轰炸机联队和舰载机试验联队正在组建当中,而于40年5月停工、完工度达到85的“格拉夫·齐柏林”号航空母舰也已经再度开工,最迟等到1941年4月,德国海军将获得一支梦寐以求的强大航空兵力量!

1940年的最后一天是在一种平静祥和的气氛中度过的,但新年的气氛因为战争的缘故而被大大削弱了。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最高统帅部难得地逗留在一座法国港口,驻扎在布雷斯特的德国三军将士们也极其有幸地与自己的偶像一起享受了新年的祝福。欢声笑语的晚宴上,恐怕没有几个人能够预料到,接下来的一年将是人类历史上厮杀最为惨烈的一年,数以百万计的生命将在遍及世界的战火中陨落,但这一年也将是人类军事历史上最精彩的一年,陆战、空战、海战,全面立体的战争将开创一个全新的时代,大纵深突击、大包围歼灭还有大规模使用海军航空兵等等等等……

军乐团所奏响的欢快乐曲中,位于各个年龄段的帅气军官们与风姿卓越的美丽女士们翩翩起舞。作为众人瞩目的焦点,阿道夫·希特勒依然梳着他那经典的三七分、穿着质朴的下士军服,岁月爬满了眉角,白发悄然而生,整晚上都是笑容满面、手舞足蹈,看起来比他面前的温莎公爵还要年轻、矫健。

活跃气氛的衬托下,唯独罗根安静地坐在一个角落里,温温地喝着红酒。为了“木马”作战计划,最近几天他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全身心地疲惫,所幸在将领们的共同努力下,它的诞生比“海神之怒”更快也更加令人满意。任何计划都无法包容变化,在这个特殊的夜晚,罗根不再多想和它有关的任何事情,只是静静地休息,静静地品味,静静的遐思。

“喔,我们的帝国英雄怎么在一个人自斟自饮?”

一位身材不高、穿着蓝色军礼服的海军上将不请自来地坐到罗根旁边的沙发上,手中拿着一杯白兰地。在外人看来,吕特晏斯是一个巨舰大炮的狂热崇拜者,也是一个固执的传统军官,他拒绝佩戴带有纳粹徽标的短剑,在元首登舰时仍然行普通军礼。由于出色的战功,他在1940年一年之内获得了两次晋升,实现了从海军少将到海军上将的飞跃,并且从侦查舰队指挥官升迁为第三帝国舰队司令!

四个月从上尉升到少将,五个月从少将升到上将,很难说两者之间谁的速度更快一些——军界的发展历来都是基层爬升难、巅峰迈进更难。只是对于这位海军将领,罗根更多的记忆还是来自于《俾斯麦号的最后九天》,那本传记详细记录了英德双方指挥官在战斗之前和过程中的部署、指令与应变,可以公正的说,作为德国舰队指挥官,吕特晏斯是称职的,败就败在形势和运气!

罗根礼节性地举起自己的酒杯:“难得闲暇,好好品味一下法国勃良第产的优质红酒!过了今晚,我们又都要为了生存而战了!”

“是啊,为了生存,也为了胜利!”吕特晏斯半举起自己的酒杯,相敬之后,悠然抿了一口。

“将军,听说我们的海军已经未雨绸缪地征募了新兵?”罗根看似漫不经心地问着,其实是在考虑一些跨越军种的事情,但这又不同于戈林那种什么都想要插上一脚却又只能把情况弄砸——在军种的均衡协调发展方面,穿越者终究拥有更为超前的远见!

“嗯,我们确实提前征募了两万多名新兵,并且从中挑选出适合远洋航行和海上战斗的八千人进行专门训练,可眼下汉诺威、西里西亚和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这三艘老舰只能相应承担一半的人员训练,其他人只好暂时借用巡洋舰、改装货船甚至是风帆船进行训练。啧啧!大家都在为这件事情头疼呢!”海军上将毫不避讳地说道,毕竟在德国这样一个传统的陆上强国,陆军规模远甚于其他军种之和,而空军自30年代中期以来快速扩张,如今总兵力也已经达到了海军的两倍、武装党卫军的十倍。

相比于武装党卫军,德国海军的规模迟迟没有太大的增长,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舰艇数量有限——德国的军工体系每个月生产出来的枪炮战车可以装备一个集团军,每个月生产的作战飞机可以武装4-6个空军联队,但自1939年以来,德国的造船厂每年只能够为德国海军提供两艘主力舰、十艘轻型舰艇和两百艘左右的潜艇(战争后期数量有所提升),规模的差距越来越大也就不足为奇了!

“呵呵,我记得有一条格言是这样说的:宁可让人等装备,不可人装备等人!”罗根顺口“剽窃”了叔叔们的至理名言,而这个道理放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都是成立的。紧接着,他继续以漫不经心的姿态说道:“提尔皮茨号应该就快服役了吧,为什么不让一部分新兵上去轮训呢?还有暂时没有远洋破交任务的吕佐夫号和舍尔海军上将号,也可以临时充当训练舰吧!在我们空军,目前就是通过类似的方式提高后备飞行员训练效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