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白天的时候,德军除了构筑加的夫外围防御圈,还对城区及周边的每一条道路进行了细致的检查和测量,经过修正的作战地图被发放到了每个步兵连和装甲排。因此。德军的快速机械化部队可以放心大胆地实施公路机动,而他们越往北,枪炮声越是密集——前行了大约有20分钟,视线中的火光已经近在眼前了。

快速行进的装甲部队并没有冒然冲入战场,而是派出轮式装甲车前去侦察,主力部队则放慢了推进速度。恰逢一群德军士兵和伤号狼狈不堪地从前面撤下来,他们带来的消息是:一队英军坦克和大股步兵自北而来,正猛攻位于前方村镇的第118步兵团1营指挥部。尽管奋力反击,并且利用新配发的“铁拳”打瘫了两辆英国坦克,但无奈对手人数和火力均占优势,德军这边伤亡惨重。阵地岌岌可危!

在确定英军坦克均为厚皮重甲的马蒂尔达之后,德军指挥官立即将这个重要的情报传达到了每一辆战车和每一个步兵班,装甲步兵们两个星期之前才接触到在怀特岛首次投入实战并取得惊人成效的“铁拳”,对于这种单兵反坦克武器的使用还不太纯熟。

“真的是马蒂尔达!”黑发士官倒吸了一口冷气,最不愿意碰到的对手挡在了前方,退是没有可能的,真的能踢到它们的屁股吗?心里没底!

“伙计们,别太担心,敌人坦克数量并不多,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车长也不知是在安慰下属们,还是在给自己打气。不一会儿,作战命令传达下来了:两辆三号坦克和一部分装甲运兵车突进到村镇外围,掩护那里的德军步兵后撤,并顺势吸引英军坦克前来;两辆三号突击炮和其余士兵埋伏在公路旁边,若是英军紧随而来,便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对于马蒂尔达,德军官兵们的忐忑和忧虑并不完全是一件坏事,至少德军统帅部已经下令装备部门尽快为三号和四号坦克配备长身管火炮,以此来提高穿甲能力——这样的改进虽然成效明显,但绝大多数德军参谋们此时并不知道,东面看似狂热却落后的敌人,反而拥有远比马蒂尔达更加可怕的战车,而且,随着大英帝国摇摇欲坠,他们更见坚信,德国人一旦空出手来,便会全力转向东面,朝着一统欧洲、图霸世界的勃勃雄心挺进!

第50章 威尔士,钢铁碰撞!

站在纯粹的军事技术角度,飞翼机、巡航导弹、空对空和地对空导弹、巨鼠还有传说中的飞碟,二战德国的末世科技给人们留下了震撼、惊叹与扼腕,这些超越时代的产物若是能够实用化并且大量生产,战争胜负还未可知。

除了这些略显飘渺的战争奇葩,德军在战争后期还有一大批堪称经典并且在战场上发挥了一定作用的先进武器,诸如g43半自动步枪、灵巧炸弹以及fg1221型夜视仪——世界上第一种红外线夜视仪,装备这种夜视仪的豹式坦克无疑是夜战中最犀利的攻击武器,并且在西线创造过一辆坦克击垮盟军一个坦克排的惊人战绩!

不过在1940年的时候,德国的军事科技还只能说是“先进”而不是“超先进”,海陆空军的夜战模式仍拘于传统,甚至还没有专门的夜间战斗机。对于陆军的坦克部队而言,要在黑暗的环境中摸瞎打仗是不现实的,它们需要哪怕相当微弱的光线来判定对手的方位,也正因为夜战的特殊性,在西线发生的多场夜战中,数量占优势的未必能够赢得胜利。

在加的夫东北方的一处田野中,等到两辆三号坦克以及向村镇推进的装甲步兵们已经基本就位,由sdkfz型半履带式装甲车所搭载的80毫米重型迫击炮向村镇发射了两枚照明弹。

炽烈的白色光芒瞬间刺破了黑暗的幕布,暗绿色的田野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

两辆英军坦克已经冲进了依托村庄建立的德军营级指挥部,还有几辆在村庄东北方慢速运动。争夺这座村庄的战斗还未最终分出胜负,德军步兵们基本上是以班排规模就地进行防御;g34机枪的索索声此起彼伏,炮弹或者手榴弹时不时在各处爆炸,数以百计的英军士兵是进攻一方,但似乎除了坦克提供的火力支援之外,他们自身的攻击力并不强……

从公路右侧进入田野的三号坦克,几乎在照明弹亮起后的刹那就从600米外向英军坦克开火了,经历过波兰战役和西线战役的磨砺,陆军老鸟们的射击相当精准。一发炮弹直接打中了马蒂尔达的车体,还有一发炮弹锵锵落在了它的履带旁边——对于这些厚皮怪物,车身和履带显然比炮塔更容易突破!

接连两团爆炸的烈焰映红了附近的建筑,在惯性的作用下,那辆马蒂尔达仍在前进,过了好几秒,它才停住了。

电光火石之间,两辆三号坦克再次开火,由42倍径50毫米坦克炮所发射的被帽穿甲弹呼啸而至,竟齐齐击中了英国坦克的车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