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页

“十六……十六……十六……啊哈哈,第十七架!”

坐在罗根身旁的布伦·哈特曼就像是天真的孩童般掰着手指计算有多少架英国飞机被击落,而当有德国飞机不幸被击中的时候,他又会急切地关注德国飞行员是否及时跳伞。若是有白色的伞花在空中绽放,这家伙便会很积极地提醒罗根派出骑军用摩托车的侦察兵前去营救!

罗根习惯性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包烟,不知不觉中抽上了今天的第11根。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幸运儿的军衔和职务如火箭般攀升,烟瘾也不甘其后,熬夜布置作战方案的时候,他甚至一晚上抽掉两包烟外带一根雪茄,以至于洗过澡之后还是满身的烟味。在后方还能肆无忌惮地抽烟,而这前线的条件毕竟要差一些,尤其是空降作战,伞兵们只能在作战服的口袋还有随身携带的包囊里塞两包烟,罗根稍微好一点,因为哈特曼这个不抽烟的年轻副官还能帮着揣几包——可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用不了几天也准保“断粮”。

看着蹲在旁边摆弄无线电设备的凯伦·莫尔特和另一名年轻通讯兵有意无意的目光,罗根将还剩小半包的香烟抛了过去。说起德军的无线电设备,人们所知最多的莫过于恩尼格玛,也就是“哑迷”,其实这种发报机主要用于远距离联络和公文传送,而德军在战场上的实时通讯依靠的是西门子公司生产的语音通讯器,除了体形偏大(不是一点点)之外,功效跟美军的“摩托罗拉步话机”相差无几,而且在波兰战役时就已经普及到了基层连排。至于空军作战飞机和陆军装甲部队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些精密的战场通讯设备,完全称得上是德国闪击战的粘合剂和润滑油!

凯伦·莫尔特负责那台笨重的恩尼格玛,作为行动指挥官,罗根必须与后方保持密切的联络,而那名年轻通讯官使用的就是一部能够有效覆盖战场的通话器,小伙子刚刚点上烟,耳机里就有了动静。

“长官,8号坦克车组报告说,他们和重机枪组击伤了英国船只两艘、毙敌若干,剩下的船只已经退往湾口,他们请示是否及时退回公路一线?”

考虑到徘徊在湾口的英国舰艇随时可能发起报复性的炮击,罗根说:“让他们立即撤回来!”

不多会儿,北面也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埋伏在北面沿岸树丛里的伞兵排,看准了英军搭乘小船登岸的时机,用机枪和“铁拳”好好招呼了一顿,十几分钟竟然毙敌五十余人,在惹得远处的英国舰艇施以猛烈炮火时,他们又迅速后撤到了农田之中,利用高低不平的田埂再次打了个小伏击,这才悉数返回港区与罗根的大部队会合。

收拢起两支外派部队,罗根让军官们清点了一下人数,从占领东考斯港算起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又一刻钟时间,四号坦克安然无恙——由于没怎么运动,油料相对充足,唯独弹药消耗了三分之二;4个伞兵排尚有正常战斗人员127人,轻重伤号21人,总的阵亡人数还是超过了40人;弹药方面,每个机枪组平均下来还有两条50发的弹链,步枪手们的冗余更多,平均每人20发,倒是“棒槌神兵”们把自己的反坦克火箭弹耗得七七八八——由于是伞降和机降作战,加上需要徒步行军,每个“神兵”最多携带两根“棒槌”,在后援部队将弹药补给运来之前,他们就只好使用手枪或者英军留下的武器参加战斗了!

所幸的是,不论是成群结队的英军轰炸机群,还是单架出击的战斗轰炸机,要么把注意力放在纽波特机场和岛东的本布里奇港,要么在德国战斗机的纠缠下无力施展,加上原本留守怀特岛的英军没有采取游击战术而是集结起来固守港口,岛上主要公路尤其是从纽波特到东考斯和考斯的道路一直处于畅通状态。在罗根的期盼中,隶属于元首警卫旗队的2辆三号坦克、2辆轮式装甲车和6辆半履带式装甲车终于风驰电掣地赶到了,他们还运来了足量的弹药(尤其是棒槌神器,嘿嘿嘿)、一个全副武装的党卫军步兵排外加4门37型的75毫米口径步兵炮!

“啊哈,伙计们,让我们来个漂亮的反击,把英国佬赶回海里去吧!”罗根高举双拳,大声鼓舞着疲惫且士气稍显低落的伞兵们——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情况下,人要比平常更容易感到疲劳,短短4个小时经历了三场攻防战,加上早上的空降行动和争夺机场的战斗,就连罗根自己也觉得体力虚乏。

越是这样的时候,精神的作用越重要,而德军官兵又是人们公认的意志战士。在罗根的鼓动下,补充了弹药的伞兵们重新亢奋起来,养精蓄锐了好一阵子的四号坦克也隆隆地开进港区。接下来,除留一个排的兵力以仓库为依托阻击北面登陆之敌,罗根将手中的主力悉数投入反击:身形敦厚的四号坦克和姿态敏捷的三号坦克当仁不让地扮演起突破者的角色,手持38和“棒槌”的伞兵们与党卫军的机枪手、迫击炮手搭乘半履带式装甲车跟进,熟悉地形的步枪手与机枪手从废墟之间分散包抄,再加上党卫军的冲锋枪手和步枪手。百余人的部队浩浩荡荡地投入到反击当中,在他们正对面,是超过400名已登陆的英军步兵,而随着第三批运输船的抵达,登岸的英军数量将进一步激增。

看似以少打多、以弱击寡,罗根的信心依然十分充足。这位给德军伞兵部队带来了“巨人”和“铁拳”这两种“秘密武器”的菜鸟军官,经过多场战斗的历练,对于德军指挥官的角色揣摩得愈发成熟,一些看似随性的发挥,往往也成了以往战例中有迹可循的巧妙策略。

距离码头还有一个街区的时候,酷似捷克zb26轻机枪的英军布朗式开火了,嘎嘎嘎的脆响飘荡在已经找不到制高点的街道上。视线中,戴着托尼盔的英军步兵们同样以瓦砾堆或者半高的断墙作为掩体,紧随而至的迫击炮弹似乎在告诫德国人:俺们英军也是装备齐整的作战部队!

不过随着霸气十足的四号坦克出现(在虎豹出现之前确实是德军装甲部队里最猛的,至于强悍的虎豹会不会随着主角的出现而提前登场,嘿嘿嘿,敬请关注后续情节,不会太久哦),尤其是它那敦厚结实的炮塔微微转动之时,瓦砾堆后面的英军官兵们分明露出了极端惊恐的神色。

轰!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