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

正在调配部署,准备雪化后便开始攻打盱眙时,有紧急军报报到了钟韶的案头——魏州军已至徐城!

徐城至泗州不到二百里地,钟韶只等了四天,魏州军便全军赶到了泗州。魏州军统制刘金厚是钟韶带出来的老兵,如今虽说也是一军统制,但在素重资历的军中,见了钟韶也要先行军礼。

双方高级军官见了面,相互间打屁吹牛一番,乐乐呵呵进了泗州城。魏州军赶来增援,是枢密院的命令,刘金厚将军令递上,钟韶看了以后,有些不解。他不拿刘金厚当外人,直接皱眉道:“某这里已有七万大军,足以灭国,为何还要派你来增援?”

刘金厚回道:“临走前,张枢密让我带句话,年底前必须拿下江都!枢密院的意思,某领魏州军东进,绕过洪泽,直取高邮,从东面进攻江都。”

“怎么那么急?咱们兵多,稳扎稳打即可,何必行险?王茂章用兵不俗,不将他击败,某实在放心不下,万一他兵行险着,弃了盱眙,打你一个中腹,到时候就得不偿失了。”

刘金厚脸上忽然露出一抹微笑,低声道:“枢密院的意思,要迅速拿下江都,正旦之前,给燕王殿下送一份厚礼!”

“厚礼?”钟韶琢磨了稍许,猛然间醒悟,声音略带颤抖,问道:“殿下准备晋九五之尊了?”

刘金厚摇了摇头:“殿下没说,不过枢密院已经定策,这头一本劝进的奏折,要在十二月初递上去。”

犹豫片刻,钟韶问:“这……合规矩么?”

刘金厚笑道:“殿下登基,乃大势所趋,李唐中兴就在今日!实话说吧,枢密院若不早些动手,这份头功就要被别人抢去了。听说政事堂张濬和王师范几个,已经在筹谋此事,只冯道没有吭声,暂时还没结果。除了政事堂,李茂贞在密谋鼓动御史们上奏折——你说各道观察使衙门还没舍弃,他就那么着急,还不是为了这份头功?对了,还有那个自诩持身中正的吴中佐,你知道他在干什么吗?他草拟的宪法草本已经露出来了,其中就有那么一条——储君不满十五,不得居天子之位!这是明白着要让当今天子禅位!”

钟韶默默思索了片刻,毅然起身:“某现在就上奏折,拥燕王登基,唔,让兖州军的几个张延寿、丁会他们几个也附名。怎么样,咱两联名如何?”

刘金厚嘿嘿一笑:“某出来的时候,奏折已经递上枢密院了,张枢密说,到时候与各军的奏折一起上呈。你这里隔得远,还要快些才是……不过有一条,必须在殿下登基前拿下江都!”

十一月十五日,大雪逐渐化尽,刘金厚率魏州军一万两千人出泗州,绕过洪泽湖,迅速向东挺进。十一月二十日,魏州军奇袭了大运河边的重镇安宜,抢得保存完好的船只百余艘。刘金厚当即立断,以魏州军左厢为前部,乘船南下,直趋高邮。

同日,钟韶调集沧州军、兖州军共六万人,将盱眙团团围住,同时以幽燕保安军的骑兵集团游弋在盱眙周围,防止王茂章部在乱战中突围。

杨崇本统带兖州军右厢的八千人堵住了盱眙的南门,望着城头上戒备森严的吴军,他好一阵失神。等一切布置妥当,有部将上前询问何时攻城,杨崇本摇了摇头,道:“现在不用强行登城了,咱们负责截杀就是。有了那药子,再高的城墙有个屁用。”

杨崇本的失神并非在考虑怎么攻城,他心里的迷茫在于,今后的守城战应该怎么打?想了半天,还是不得要领,似乎那一声轰鸣,对于守城方几近无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