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页

按照周德威的提议,无论如何,三王联军应当先试着攻打燕军营寨,打破燕军对石峪的阻挡,打通南下襄垣的道路。对此,李嗣源也推脱不下去了,只得点头答允,但心里已经在琢磨着消极怠工的念头。

李嗣源离开后,周德威单独和李嗣昭谈了一次,李嗣昭则大发了一通牢骚。周德威想起来也是好笑,最开始反对南下的是自己和李嗣昭,李嗣源一力主张攻打襄垣,可到了现在,力主积极出兵的成了自己和李嗣昭,李嗣源反而时常将“稳妥”两个字挂在嘴边,当真是想起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周德威说,李嗣源那家伙虽说答允了主动出击,但看起来不甚积极,心中有所抵触,因此他的兵估计顶不上大用,攻打燕军营寨的主力还是自己和李嗣昭的兵。

李嗣昭说如果不是看在三家一体的关系上,早就撤兵走人了,谁有那工夫来帮李嗣源打地盘?

周德威安抚说,你这么想是对的,咱们三家还是应该以大局为重,只有紧紧抱成一团,才可抗衡天下诸侯。帮助李嗣源就是帮助咱们自己,这一点务必要搞清楚。

李嗣昭悻悻说,自己这边是没有问题的,该怎么打都听你的,你在咱们老河东军中就以谋略出名,考虑的东西也比我这个农家子弟出来的大老粗精细,你就放心吧。

周德威说你明白就好,李嗣源也不是不愿意打,我估计他是受石磴山西战败的影响比较深,的确如你所说,有点畏敌如虎了,毕竟李从珂至今都没有任何音讯,或许对李嗣源的打击比较重。

李嗣昭说,行了,某知道了,一切都听你的。

周德威说还是按照原定方略,只要打破燕军的营寨,李嗣源想必就会重振信心,到时候咱们再打襄垣和潞州,他应该会积极得多,毕竟是帮助他收复失地嘛。另外,你还得派人向武乡催粮,燕军的战力咱们都是知道的,不亚于老河东军,某估计这次至少得打一个月才能见分晓,粮食缺了可不成。

李嗣昭答允着下去布置催粮的事情了,周德威再一次将作战方略在心中过了一遍,然后决定三日后开战。

三王联军的石峪大营与燕军平丘大营一东一西,相隔不到三里地,几乎是一眼就能看到对方。其中石峪大营占有地利之便,处于几处高地之上,平丘大营所依靠的只是一片平缓的矮丘,背后就是南沟河。

平丘大营向南大约五里多地,则是驻扎着燕军骑兵的郗家烟村,由郗家烟村向北至平丘的这片开阔地带,便是石峪通向襄垣的南沟河通道。

周德威知道,要想攻打襄垣,必须彻底将南沟河通道拿到手上,也就是说必须打破燕军在平丘和郗家烟村构筑的防御壁垒。通过自己的亲身查探,再结合李嗣源这段时间以来观察到的燕军军情,周德威判断,平丘大营的燕军驻兵在一万至一万五千人之间,郗家烟村的燕军骑兵则有四千左右。

当然,这个数字只是初步判断,具体是否如此,还需要实兵试探。可惜李嗣源自从收缩于石峪大营后,一直没有出兵摸过燕军底细,白白浪费了半个多月的时间,让周德威也很是恼火和无奈。

周德威的实兵试探分为两部分,其一是派出少许兵力,围着燕军平丘大营的北、西、南三个方向轮番进攻,寻找燕军的防守薄弱点,同时通过燕军的防守力度来估算对方兵力。

其二是派出骑兵对郗家烟村进行牵制,以掩护自己对燕军平丘大营的试探性攻击。他和李嗣昭带兵来到石峪后,三王联军的骑兵达到了五千余骑,其中有一半是以前老河东军中的黑亚军精骑。凭借这股骑兵军力,周德威有信心彻底压制住燕军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