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页

三百余骑清一色的赤红战马向高坡上奔驰而来,战马上的骑士身着淦金色明光甲,外披大红斗麾,头顶凤翅盔,盔上插着两支长长的雁翎,在日光的照映下灿灿夺目。骑队中一员全身戎装、明黄锦袍的大将,胯下雪白的大宛马,腰上悬着金鞘长剑,剑鞘上纹龙嵌玉——不是燕王李诚中又是谁?

教官高喝:“全体起立——敬礼!”

李存勖连忙和众人刷的一声站起,举臂横胸,目视奔驰而来的骑队。

骑队风一般卷上高坡,李诚中甩蹬下马,姿势潇洒。早有军士抢上前去接过马缰,李诚中又将马鞭向身后一抛,在几员大将的簇拥下,向正中的帷帐行去,一路向军士们点头致意。

待李诚中等人进入帷帐后,整片旷野立时安静下来,肃穆得让人心悸。

有军官自帷帐中急步而出,手持薄铁皮卷成的铁筒——李存勖在军校中已经见识过,卢龙军唤此物为“喇叭”,可以将说话的声音传得更远。那军官持喇叭站到高坡南沿,向下面肃然高呼:“校阅开始,各军仪卫——”

军官的命令被人向下传去:“校阅开始——”

“——各军仪卫!”

数十面大鼓在山坡两侧齐声敲起,密集而狂暴,继而逐渐归一,化为熟悉的节奏。在鼓声中,号角和箫管奏出明亮轻快的曲调,让人精神一振。

山坡下的庞大军阵中分出一队一队的军士,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高坡,至高坡下,齐步改为正步,军士们向高坡上致意,口中齐呼“卢龙万胜!燕王万胜!大唐万胜!”千百人如一,好像被某种奇异的力量控制一般,威武雄壮,不可言表。

李诚中出了帷帐,就站在高坡的南沿之上,身旁身后五步之内空无一人,他就这么孤零零的向下俯视着……忽然,他的右臂缓缓抬起,手掌并拢,缓慢却又坚定地伸向前方,斜指天空,似乎在向校阅的军士们发出召唤,又似乎……

李存勖看着李诚中那一刹那定格的身姿,热血猛然游遍全身,然后窜上头顶,脸色涨得通红,激荡之情充满胸腔。对方斜上前指的手臂,似乎在向苍天致意,他的身姿在日光的辉映下,譬如神祗!

这是一个令人激荡的日子,上万名卢龙军官兵看到了李诚中立于高坡上卓然不群的英姿。这个手势随后成为了李诚中的独有象征,每一个军士睡梦中都能无数遍看到,它是那么振奋人心,以至于让人久久不能呼吸。在以后的征战岁月中,这个姿势召唤着无数军士义无反顾的投向战场,对敌人发起凶猛的冲击,为了他们心目中敬仰爱戴的领袖,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也在所不惜。

多少年后,身居左枢密使的李存勖依然记得这一幕,他向枢密院群僚动情的讲道:“从那一刻,某便明白,某的将来,已经不属于自己……”

多少年后,安西大都护郭崇韬率大军越过葱岭的时候,向部下的军将们说起了这一刻:“从那时候起,某便相信,大唐万胜并非虚言,因为……神佑大唐……”

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的记忆,李诚中下意识里的举动,给新八期范阳军校学员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校阅大军的这一幕,学员们受到的震撼还有傍晚在范阳军校授课堂上,李诚中给他们讲授的第一课。这堂课的名目是——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