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页

见李诚中不说话,李嗣业以为这位大帅还想要考量考量自己,当下慨然请战:“大帅,末将愿率本部以为前驱,与宣武决胜于博昌!”

李诚中不能不说话了,再不说,恐伤了李嗣业的心,不管怎么样,人家总是一番效忠之意不是?先不说接纳与否,至少需安抚安抚。当下便拍着李嗣业的肩膀,表示了一番激励。

有些话李诚中本人是不好当面问的,于是姜苗出面了,他陪同李嗣业先行,准备交交底。

李嗣业知道眼前这位是李大帅的心腹,以为是给自己派来的监军,当下振作精神,准备全力在这位“监军”面前表现一二,以赢得李大帅的看重。

姜苗是一个相当随和的人,随李诚中起家的四年时光中,他不显山不露水,没有什么太大的功绩,却已经身登高位。在不了解情况的人看来,姜苗之所以能够位列卢龙军三大巨头之一,凭借的完全是“从龙”之期最早,所以许多人都感叹他的好命。

可是只有身处李诚中的核心体系内,才能够明白姜苗对于李诚中有多重要,在卢龙军内起着多么大的作用。主管教化、考功、军法,虽然不擅军阵,但姜苗的权势之重甚至超过公认的卢龙军第二人张兴重。军官们眼中的姜苗是一个浑身散发着凛然杀气的严者,士卒们心中的姜苗则是一个透着和蔼、充满关怀的兄长,就在这种矛盾的形象交替中,姜苗完成了李诚中托付的重任——掌握军心并维系军队对李诚中的忠诚,成为卢龙军体系内的核心人物。

姜苗几年里练就的一番春风化雨的本事,让李嗣业在短短时间内就对他相交倾心。

“李将军是怎么考虑的?将来有什么打算?”等到李嗣业彻底放松下来后,姜苗做教化工作使老了的套路便开始施展了。

“唉,能有甚打算?走一步看一步罢。”李嗣业叹了口气。

这是对前途和未来没有信心,或者说对当前自己的境遇感到灰心的明证,说明对方很彷徨、很沮丧。姜苗立刻判断出了李嗣业的情绪状态。

“在缁青过得如何?某观李将军气色不错,想来是顺心的。”姜苗试探道。

李嗣业脸颊搐动,半晌才挤出两声闷笑:“嘿嘿……”

见对方不愿深谈这个话题,姜苗换了个方式,将话头引到自己身上:“李将军无须在意,如今时局艰难,等熬过这段便好了。某四年前尚是村中农户,每日连果腹都无法做到,那会儿可真真过不下去,终日没个盼头……也算老天待某不薄,让某遇到了李节度……”先说自身,容易卸下对方的防备,以己为证,让对方看到希望,这是教化司众教化官们最炉火纯青的招数了。对一般普通军卒而言,这招对于鼓舞士气百试不爽,但对于李嗣业这种高级军将是否管用,姜苗不太肯定,只能先抛出来试试。

李嗣业听得十分入神,当他听到那个东事会的时候,明显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不停的仔细询问各种细节。

但李嗣业感兴趣的不是东事会成员每年能够瓜分多少钱财,从李嗣业的话语中,姜苗能够感受到对方并不缺钱——事实上李嗣业很有钱,李氏乃缁青豪族,祖上乃隋唐名阀,只不过后来在诸藩割据的乱战中衰落了,可就算衰落,家中仍有无数田庄和豪奴。

李嗣业询问最多、最为关注的是,东事会众东事们都是什么来历,他们身居何种官职,东事会的议事制度是怎样的,东事们如何通过这一制度议决重大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