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页

天子咯咯一笑:“好吧,振作,嘿嘿,燕王让你来,想要说什么?”

张居翰道:“朱贼已在洛阳整修宫室,此事天下皆知,大家若是离开凤翔,必然要被挟持去洛阳,一去洛阳便恐遭祸害。燕王命臣前来,想要请大家移驾幽州……”

天子皱着眉看向张居翰,又看了看韩全诲,忍不住嗤笑道:“移驾幽州?吾听了中尉的话,移驾凤翔,结果如何?就算朱贼不来,岐王就会善待吾了么?吾颠沛流离十多年,早就看透了,移驾何处不都是一样的么?再者,怎么移驾幽州?城里都是凤翔军,城外都是宣武军,你们说说,吾怎么移驾?”

所谓“移驾幽州”,也不过是韩全诲、张居翰、张茂安三人想出来的说辞,这是根本办不到的,于是张茂安凑了上去,向韩全诲和张居翰道:“陛下确实无法成行,中尉和监军就莫再提了。不过小臣倒是有个主意,却不知是否可行,还请中尉和监军也帮着琢磨琢磨。”

韩全诲立刻配合道:“快说!”

张茂安道:“朱贼定是要劫持陛下去往洛阳的,这恐怕改变不了。陛下若是去了洛阳,自然九死一生——小臣言语无状,还请大家恕罪,因此咱们得想个主意,就算陛下去了洛阳,也能保住大唐社稷,不令朱贼奸谋得逞。”

天子看着张茂安,不置可否,韩全诲和张居翰都催促他快说,于是张茂安续道:“干脆,趁汴军还没入城,咱们抓紧时间办好这两件事:一,请立太子并监国,大家一旦有难,便请太子身登大宝;二,请中尉和监军使护着太子悄悄潜离凤翔,前往幽州……如此,就算陛下被朱贼掳到洛阳,也无性命之忧了。到时候朱贼不得不依仗陛下,哪里还会加害陛下呢?”

韩全诲和张居翰当然早就知道这个主意,张居翰还不太擅长演戏,脸上微微一红,不发一言;韩全诲则装作大喜过望,向天子叩首:“此计大妙,请大家速速决断!”

天子本来不抱任何希望,并且一直觉得眼前的三人是在做戏,但听了这个主意后,也不禁意动,暗自沉吟,细细思索其间的利弊,想来想去,都觉得无论韩全诲、张居翰和张茂安究竟存了什么不可告人的居心,这条计策确实是保住自己性命的最好办法。

过了片刻,天子缓缓点头,韩全诲、张居翰和张茂安大喜。

但天子又犹豫道:“为何不去河东,晋王一向侍吾以忠,且河东军兵威强横,太子去往河东,好歹也有个依仗。”

张居翰立刻道:“万万不可!晋王虽然忠心,但河东为宣武征伐的一线首要,去岁之时,曾被宣武军围困达半年之久。且河东与宣武连年大战,早已困乏不堪。不瞒大家,臣在晋王身边日久,深觉实事艰难。太子若是去了,便是自陷险地之举,实属不智啊。”

天子想了想,觉得张居翰说得有道理,但仍然有些担心:“就是不知燕王是何等人物,对大唐是否忠心?”

韩全诲神秘一笑,道:“大家不必多虑,不瞒大家,燕王实乃天家血脉!”

天子大奇:“吾怎么不曾听说?”

冯道和韩延徽请张居翰转交的奏折中,专门提及过李诚中的身世问题,并言之凿凿的证实,李诚中属襄王一脉,是李煴的嫡孙!这条理由也是幽州文武认为李诚中应当封王的一个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