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页

好吧,既然这是生意问题,那就当成生意来谈。姚记想筑桥可以,我王处直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王处直还没张口,张公庆已经向他转达了李小喜的邀请,还是老地方,河边设宴。

“赴宴恐怕不行,袁招讨的人就在身边盯着呢,万一他以为某等私通卢龙,则大事不妙啊。东平王的怒火,咱们义武是绝计挡不住的。”王处直摇了摇头。

张公庆想了想,道:“大帅,不如这样,某请李小喜乔装入城,咱们当面商谈?”

这个主意好,但是人家会来么?王处直对此抱有疑问。

李小喜当夜就入城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姚记东主。李小喜和张公庆作为中间人,将姚记东主引荐给了王处直。一切都谈得很顺利,姚记东主表示,只要王处直不干涉筑桥,姚记将赠送义武军一批质量上乘的幽州兵甲。这批兵甲明面上是姚记所赠,但其实却出自统战处的特别军费。

王处直表示满意,但这还不够,他希望能够捞到更多的好处。

对此,姚记东主表示,在涞水上修筑三座木桥,以此征收的过桥费收益并不是很高,所以想要从中得到更多,姚记是承担不起的。眼看王处直就要发怒,姚记东主连忙补充说,但是——

一听“但是”两字,王处直的怒火被暂时压了下去。

姚氏东主说,但是,如果王节度能够将涞水到易县、易县到定州的官道交给姚记来修,他保证,每年向王处直提供不低于“这个数”的收益。“这个数”是多少,姚氏东主伸出了两个手指。

“两千贯?”张公庆动容了。

姚氏东主摇了摇头,笑道:“两万贯!”

王处直和张公庆同时倒吸一口冷气,李小喜则在一旁笑吟吟的喝茶。

义武军所辖易、定二州较为贫瘠,恒州又是战场,每年节度府征收的税赋折算下来,不到八万贯,仅仅修一条路就能获得整个节度府两成半的收益,令王处直和张公庆有些不敢置信。

姚氏东主解释说,如果仅仅是依靠修路来征收过路费,肯定达不到这个地步,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才成。其一,义武军不干涉、不察验在官道上通行的商旅,要保证商旅们的人身和货物安全;其二,义武军要通过民间渠道默认与卢龙之间的非战状态,为两镇的民间沟通和来往创造条件。姚氏东主进一步解释,只有这两个条件达成,义武和卢龙之间才能建立起正常的贸易关系,这条官道才能真正“旅客如织、车马如龙”,换言之,以义武的贫瘠,只有依靠卢龙的繁盛才能真正“脱贫致富”。

王处直和张公庆都是聪明人,他们敏锐的从姚氏东主的话里抓住了两个关键点。第一,义武贫瘠,如织的旅客和如龙的车马来义武做甚?很显然,是要通过义武前往河东;第二,要达成所谓的“非战状态”,就必须和卢龙节度府取得共识,而所谓的“通过民间渠道”,则是卢龙方面答应,不需要义武公开双方的关系,只需私底下沟通即可,这种做法给了王处直转圜的余地,不至于令义武军在明面上惹怒东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