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页

等雪雾散去,赵元德眼前出现了一支标准的骑兵阵列。三支骑队分左中右三路,各自间隔半里。正中的骑队最厚密,以百骑为横列摆开正面,其后共有六排,每排前后相隔两个马身;左右两侧各自约二百骑,三骑为一排,摆出雁翅型,随时准备迂回侧击。

赵元德仔细一看,便立刻悚然动容。对方这千骑骑兵虽然不多,但人人彪悍,从马上姿态就可看出,这些骑兵都是骑马的好手。这些骑兵人人披甲不说,而且器械齐整,中央阵列的骑兵全部挺着长长的马枪,马身上跨着马刀;左右两侧的骑兵马刀同样跨在马身上,但人人手中都持着一柄短弩!

看到这里,赵元德头皮之上一阵发麻。他已经确定,自己这一战,凶多吉少。

第五十四章 卢龙节度(二十三)

怀约联军中央骑阵中驰出一名军将,身后一名护兵撑着“怀约联军第一骑兵营赵”的将旗紧跟在身后。两军相隔三四百步,那军将却没有停在中线上,而是直接冲到赵元德面前十余步的地方,方才勒马。

赵元德身旁十多名亲卫都极为紧张,或是张弓、或是挺枪、或是拔刀,纷纷指向这名骑将。

赵元德喝止住身边一众亲卫,示意他们退开,自己打马上前,望着那杆将旗轻轻叹息了几声,神色复杂的对那骑将道:“十二郎,没想到是你……没想到,你现在也独自领军了……”

骑将正是赵家十二郎,赵元德的侄儿赵原平。

赵原平在马上抱拳欠身,微微施礼:“大伯,两军阵前,孩儿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了。”

赵元德叹道:“无妨。某观十二郎麾下部曲,甲胄精良、身形健壮,似乎个个骑术了得,十二郎有此一军,天下之大,哪里都可去得了。河间赵氏,你与三郎可称并驾齐驱,实在是某想不到的啊。”“三郎”就是赵霸,在赵元德看来,麾下能够独领如许强军,赵原平与赵霸已经可以势均力敌了,对此,赵元德也十分欣喜——无论如何,看样子河间赵氏都有存续的依靠。

赵原平赧然道:“大伯谬赞……崔二的日子比某还要过得好一些,他如今掌管大军后勤,是调拨军辎的孔目官,比侄儿地位还要高上许多,侄儿整日只知弄枪厮杀,李都督都说过,将来大军之中,崔二比某重要得多……”

崔和出自赵元德夫人崔氏一族,是赵元德的妻侄,如今是虞侯司后勤处孔目,在后勤系统里,地位只在从事赵弘德之下。传言中,李都督入住幽州之后,后勤处将很有可能从虞侯司中脱离,升格为后勤装备司,作为赵弘德最欣赏的下属,崔和的官阶必将水涨船高。

听了这话,赵元德好一阵恍惚,当年强行想要塞入营州军中的那批赵氏子弟,属于赵元德看不上眼的纨绔。放在自家霸都骑中,害怕他们祸害了这支精锐,送到别处,旁人又不愿接受,赵元德便只能硬塞给营州。比如眼前的这个赵原平,赵元德当年对他的评价是“莽撞且好勇斗狠,无谋略”,对崔和的评价是“性子懦弱,于武事一途不尽心,好文笔刀纸,效账房先生例”。可是没想到的是,就这么两个人,如今却混得风生水起,自家与营州决裂之时,召唤他们回家,竟然被两人拒绝了。

“你二人过得尚好就可,将来赵氏也有个念想……赵氏与李都督为敌,必然会惹来大祸,只望你二人能看在同族份上,令赵氏不至遭灭门之祸……你可向李都督献上某家首级,恳求都督不要诛戮赵氏子弟……”赵元德惨然一笑。

“大伯说哪里话?侄儿此来沧州,乃是奉了钟指挥和解里指挥的命令,他二位是李都督身边最得信的心腹大将,他们答允侄儿,只要赵氏愿意归降,必可保全族无虞!”赵原平急忙说道。

赵元德闻之动容:“哦?他二人真如此说?李都督愿意放过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