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页

如果按照草原上的规矩,这些契丹头领们早就向李诚中投降了,因为在大伙儿的心中,无论哪一个汉人来统治草原,草原依旧是他们的,就像过去几百年那样,最多就是征调丁壮为征服者作战,部众和族民们接受的盘剥更加残酷一些,或者再拉出几个人来顶罪而已。

但现在就不好说了,因为有一个扶余城横亘其间。

扶余城作为契丹人中全面倒向营州的一方,这次也算作战胜者之一,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说,他们应当算作战胜者仆从军。有了扶余城,营州都督便有了不同的选择,他可以不需要战败者的效忠,甚至可以将战败者作为战利品,奖励给仆从。如果李都督真的做出这样的选择,那么问题就非常严重了,而且目前看来,李都督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讲,做出这样选择的可能性都非常大。

草原上的内斗比起与汉人之间的争斗来说,其残酷性绝对毫不逊色,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过车辕者斩”和“一体为奴”可不是说着玩的,那是实实在在的事。作为内斗失败的一方,整个部族都有可能随时举族消亡,能否活下来,完全就在战胜者的指顾之间。

如此可怕的后果让西辽泽内的契丹人已经近乎绝望,几乎所有的成年男子都动员了起来,兵刃不够,他们就将短棍、牛角刀等凡是能够给敌人带来伤害的东西都随身携带着,一切就等着被营州军攻破防线的那一天。妇孺老弱则每天早上醒来的时候都要相互告别一次,她们随时做好了准备,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横死于乱军中,或是成为别人的奴隶,就此和亲人们永别。

这一个多月的围困是在打打谈谈中度过的,穿梭于泽内泽外为双方传话的义务,被高僧善能和慧源义不容辞的承担了起来。已经连续奔走了五六次了,始终没有谈拢。但因为两位上师的不停揭底,西辽泽内契丹人的想法倒是全被泄露给了营州高层。

西辽泽内的契丹人愿意归顺营州都督,但希望能够自立,和扶余城的契丹人分开,扶余城的契丹亲唐派们自然不会同意,他们希望将对方的部众全部吃下去,一口都不剩,滑哥甚至连乙室部的可汗大位都想吞到肚子里去。

但西辽泽的契丹人和扶余城的亲唐派恐怕都没有搞清楚李诚中的真实想法,作为一个穿越者,李诚中头上笼罩着浓厚的穿越者迷雾,对于契丹以及契丹人建立的后世大辽,他从骨子里就带有一份深深的畏惧感。在李诚中的内心里,他其实一直在思考一件事情:怎么将契丹人连皮带骨吞下去,彻底为后来者免除丢失燕云的大患!

一想到后世中原文明在北方铁蹄碾压下的屈辱和血泪,他就感到无法安坐于席!

善能此刻就在李诚中身后的人群当中,听到李诚中的招呼,连忙抢了出来,恭听李诚中的命令,当然,表面上仍旧是一副中立的上师模样。

今夜的李诚中已经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师了,所以他决定不再左右摇摆,应当立刻给出一个最后的投降通牒,而这个通牒,他打算暂时以扶余城亲唐派的意见为主。在他内心里,其实对“阿保机”这三个字以及围绕在这个名字周围的契丹族群更恐惧一些。只有从肉体上消除这个隐患,他才能睡得踏实。

就在他正要告诉善能他的决定时,忽然从山下西辽泽内传来一阵悠远的胡琴声,伴随着胡琴声而起的,是一通鼓响。鼓声干瘪、单调,既不连贯也无节奏,却一声一声的敲击在人的内心深处。

李诚中踏前两步,凝神向西辽泽内看去,东山之下,远处白茫茫的雪地上,就在缓缓起伏的丘陵间,逐渐燃起了一圈篝火。在琴声和鼓声的召唤下,各处营帐慢慢涌出了大群契丹部民,他们聚拢在篝火边,不知在等待着什么。

不用李诚中提醒,张兴重已经下达了命令,要求一线部队立即提高警惕,防止契丹人趁夜突围。

但李诚中不认为西辽泽内的契丹人打算突围,虽然距离很远,又是夜晚,但雪地的亮光和通红的篝火已经能让他依稀可见了,这些契丹人里充满了老人、妇女和孩子,他们聚拢到篝火边时,显得似乎很安静。

“他们打算做什么?”李诚中问身边的善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