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页

虽然契丹自释鲁掌权之后,开始学着中原汉人改变生活方式,比如重视农耕、重视冶铁,比如权贵们开始学着在城镇中定居,但饶乐山下却一直保持着契丹人的传统,族人逐水草而居,放牧牛羊,以天为房、以地为床,用帐篷遮挡风雨。就连痕德堇可汗,也始终居住在巨大的王帐之中,而没有搬到某座抢来的城池里。

王帐就设在山脚下的一片高坡处,从这里俯瞰周围的草原,金色的帐顶在阳光下反射着光芒,高高的王纛上旌节飘扬,显示着契丹可汗的尊崇和高贵。

在王帐东边半里外的一处草地上,孤零零的设立着另一座皮帐,这座皮帐与其他帐篷相比,要大许多,只比王帐略小。这里便是可汗痕德堇亲自命人布设的佛堂。

曷鲁伏在佛堂下,深深拜了三拜,在善能法师的指点下,向佛坛上敬香礼佛,口中默念:“父亲,儿给您添香了,望您在极乐过得舒心些,每天都有奶酒喝,每日都有羊肉吃。”

第五十四章 饶乐山巅(八)

曷鲁是上一代迭剌部夷离堇偶思的儿子,属于契丹联盟中不折不扣的“太子党”,但契丹人的首领并非继承制,各部落实行的是推举制,很有些原始民主的味道,所以曷鲁并没有当上这一任的迭剌部夷离堇。实际上这一代契丹年轻人中最出色的还是阿保机,所以偶思和现在当权的大于越释鲁一样,都很看好阿保机。偶思去世的时候,曾经拉着阿保机的手,很郑重把曷鲁托付给阿保机,让阿保机照顾自己这个儿子,并且叮嘱曷鲁,一定要听阿保机的话。曷鲁是个大孝子,他一直奉行着父亲的嘱托,全力辅佐阿保机,所以阿保机和曷鲁的关系相当铁,在这次争夺迭剌部权力的斗争中,他毫无保留的支持阿保机。

今天又逢盂兰盆节,曷鲁来到佛堂,为过世的父亲祈福。

以前饶乐山下也有一些僧侣前来布道,但这些僧侣都没什么名气,而且流动性非常强,来上几个月便又去别处云游,使得饶乐山下并没有固定的佛事场所。但自今年开春后,这种状况得到了改变。从和龙山龙翔寺来的法师善能终于在饶乐山王庭开设了固定的道场。

龙翔寺是佛教关外祖庭之所在,为关外诸寺第一,从龙翔寺出来的僧人都是大德高僧,地位极高。这位善能法师乃龙翔寺主持善行的师弟,以他的身份前来布道,自然引起了契丹王庭的震动。可汗痕德堇亲自命人为其搭建了仅次于己的大帐,作为善能法师布道的佛堂,并经常前往佛堂,向善能法师求教,恭聆善能法师讲经布道。在痕德堇可汗的带动下,契丹高层纷纷皈依佛法,很多人都成为了在家修行的居士。

大帐虽然不小,但仍然只是帐篷,所以契丹贵人们都只能排队等候。痕德堇可汗祈福之后,便是乙室部诸长老,然后是阿保机,等阿保机出帐之后,才轮到曷鲁。当曷鲁乞福念诵完毕后,点上燃香,便坐下来听善能法师讲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犍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开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中,不见饮食,皮骨连立。目连悲哀,即以钵盛饭,往饷其母。母得钵饭,便以左手障钵,右手搏食,食未入口,化成火炭,遂不得食。目连大叫,悲号涕泣,驰还白佛,具陈如此。

佛言:汝母罪根深结,非汝一人力所奈何。汝虽孝顺、声动天地,天神地祗、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吾今当说救济之法,令一切难,皆离忧苦……”

木鱼声中,善能法师微闭双眸,念诵经文。

“上师,呃……上师稍待,曷鲁听不太懂……”

善能法师一滞,旋又合十,解释道:“此为大目犍连尊者救母之事。其开道眼,观亡母于饿鬼道受饿,便想送些饮食过去,无奈饮食尚未入口,便化为火炭,其母终是无法下口。尊者向佛祖求教解脱之法,佛祖说,你母亲前世罪根深重,不是你一个人能够挽救的,需要集合十方众僧之神力才可。怎么集合十方大德之力呢?……”

“上师,除了母亲,我还想为父亲祈福,父亲去世许久,曷鲁想让他在那方世界吃饱穿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