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页

张茂安是朝廷派驻卢龙建军院的人,属于内侍省管辖,虽说内侍省顾不上外镇监军,但好歹是记名在册的宦官。他先到内侍省递了牌子,然后指名道姓要见左神策军中尉、骠骑大将军韩全诲。

内侍省传令小黄门得了张茂安递上去的一块金锞子,立时眉开眼笑,赶到玄武门外神策军署向韩全诲禀报。韩全诲如今是内廷中红得发紫的人物,手握禁军大权,等闲人哪里见得到。但他一听说是卢龙来的人,指名道姓要求见自己,便立刻吩咐传见。

“小郎张茂安,忝为卢龙监军院左监,拜见大将军!”张茂安上前便依着内廷的规矩叩首见礼,极为恭敬。

韩全诲端坐不动,问道:“卢龙监军院?唔,张监军……”

“张监军是小郎的父亲。”张茂安连忙回答。

“嗯……听说你要求见咱家?”

“是,特为转呈李都督书信。”

“哦?快呈上来。”韩全诲一听说是李诚中的来信,立刻由端坐而起身,上前两步来到张茂安跟前,温言道:“起来吧。信呢?”

张茂安从怀中取出书信,双手呈上,韩全诲接过来后,等待不及,立刻打开,就在堂上看了起来。他前个月给李诚中去了一封信,信中不乏炫耀之意,告诉对方自己如今有了身份,可以帮助李诚中做些事情了,这种炫耀其实并无恶意,纯粹是为了让自己心安,等于告诉李诚中,我韩全诲不是过去那个不得势的韩全诲了,如今我是掌握中枢的大人物,你当年对待我的极高礼遇是毫无问题的,我是有资格和你交往的。

韩全诲读罢书信,暗自感慨,李都督真是好人啊!

李诚中在信中恭贺了韩全诲的高升,同时隐晦的提醒他朝堂中的争斗,尤其是几位宰相们对宦官的成见,当然这些都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但李诚中的刻意提醒也显示了对韩全诲的关心。最让韩全诲感动的是,李诚中告诉他,如果朝堂争斗失败,一定要保全自己性命,到时候飞马赶到营州,李诚中可以为他安排一个体面的差事,比如去新罗国监国!

读着这份书信,韩全诲可以从字里行间中体会到李诚中对他的友情,这种友情并不因为他的职位升迁而有所转变,说白了,关心的是他的个人安危,而非他的权势职位。

爱屋及乌,韩全诲很是慈爱的看着眼前的年轻宦官,和颜悦色的问:“想来长安效力?”

张茂安再次低头:“是。全凭大将军栽培。”

韩全诲又仔细询问了张茂安的情况,张茂安都一一作答。韩全诲见这年轻宦官很是沉稳,心下越来越喜欢。

“嗯,如今印信监有个空缺,你先去那里如何?待将来有机会,再转为印监令。印信监是个紧要的所在,今后或入禁军,或入枢密,都好安排。只是一切需要小心,咱们这位大家,很是不好伺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