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

“天爷,宣节昨日在宴中可是主动提出来的,婉枝当时还问宣节这话可真,宣节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王大郎立刻叫起屈来。

“婉枝女娘的大名,老朽也听说过一二,很多高门大户想纳这女娘为妾,都被这女娘拒绝了。宣节能得她青眼,可着实不易,呵呵。就怕教坊中不愿意,不过宣节若是请周兵马使出面,当能办妥。”老都头在一旁替王大郎解围。其实请太子少师李君操出面,这事会更加容易,但老都头心里对少师府还有怨气,此刻自然不愿提及。

想起了昨夜那个荒唐的梦,李诚中还是很动心的,在几个人怂恿之下,心动得就更大了,当下便“勉为其难”的答应了,只不过他不好意思显得那么急迫,便故作潇洒的挥了挥手,道:“急什么,晚间还要去兵马使府上,那是正事,等正事办完再去明月松风阁不迟。”

一个下午很快过去,在张宅的小院中喝着茶,说说话,展望展望将来,这种感觉分外轻松。

看看时辰就要到了,李诚中便和张兴重、王大郎出了张宅,奔周知裕府上去了。

周知裕已从节度府回来,头一天的军议只是通报了从南方得到的各种消息,然后给参与军议的卢龙军高层们一个思索的时间,第二天的军议才是重点。周知裕将得到的消息拣紧要的告诉了李诚中,两人略谈片刻,便听府外门房开始通报有客到。

按照一般的人情世故,给自己中意的部下取个表字是用不了多大阵仗的,只需请几个交好的同辈前来观礼便可。但随着榆关之外一个一个捷报的传来,平州军渐渐有了重新崛起之势,新的平州系军头周知裕和手下爱将李诚中也成了开春以来整个幽州热议的风云人物。因此,主动提出来参加今夜观礼的客人也多了起来。随着一个一个贺客的到来,周知裕在家中摆的酒宴便有些不够,便又忙去外面酒楼采买菜肴和酒水,顺道还借了许多桌椅回来,将厅上院内摆得满满当当。

“节度府押衙、通判郭炳呈来贺……”这是第一个到周知裕府上的观礼的客人。这位郭通判和张在吉、周知裕交情莫逆,李诚中升为前营指挥使的告身就是他亲手所拟。周知裕带着李诚中亲自迎出门外,将郭通判迎了进来。

郭通判年岁与周知裕相仿,只是有些肥胖,走起路来满脸的虚汗。虽说春天不热,这位郭通判却摇着一柄团扇,边摇边打量李诚中,笑眯眯的也不多说话。

紧接着到来的有周知裕做大帅亲卫时的几个弟兄,如今都在衙内军中任职,或为指挥使、或为都头,官阶不高,却都是带兵的军将。

接下来登门的便是一些卢龙军内的中高级军官,这些人和周知裕不熟,但出于人情世故,都愿意过来结识一番。比如衙内军右厢马步虞侯罗大亮、左厢行营虞侯成文海等等。

快到晚宴时分,登门的观礼客身份也就越来越高了。

“盐城守捉使、定远将军李承约携弟承晚君、思齐君来贺!”

“孔岭关守捉使、游击将军高行周来贺!”

这四人是昨日李诚中约好的,他连忙过去迎接。

当太子少师李君操出现的时候,府中宾客都是一愣,这位大军头可不轻易露面,想不到今日也到了。于是众人皆起,等李君操在周知裕的引领下入座,大伙儿才坐了下来。李君操的到来是李诚中和周知裕下午见面时临时决定邀请的,择日不如撞日,就着这个机会邀请李君操过来观礼,有什么事情顺道就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