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页

……

有了解里“狼军”的坐镇,李诚中处理降兵问题便从容了许多。对于各部长老,他极尽安抚之能事。除了允许这些长老继续居住在安逸舒适的宅院之中外,李诚中还允诺为他们向大唐求官,这种政策是大唐对边关外族采取的一贯政策,在天宝年间一度十分盛行。这种政策除了授予各族首领以官职外,本来还要划出区域让其自治,是为“羁縻”之策。

但李诚中对后一项直接无视了,不但不提,还让各位长老将兵权交了出来,打乱之后插入前营各伙之中,于是各伙伙长成了有实无名的队官,手下除了九名前营士兵外,还统管着四十名分到的契丹降兵。

至于燕郡城的荣哥,李城中目前无法顾及,一来柳城诸事尚未安定,手上的事务千头万绪,他腾不出精力去处理燕郡的交接;二来他现在也没有兵力去真正掌握燕郡,就算荣哥把燕郡城交给他,他还是得依靠契丹兵去掌控,毕竟燕郡以东还有契丹乌隗部的存在,与其现在就和乌隗部对上,不如彼此装糊涂,暂时安于现状。好在荣哥一族上下数十口都在柳城之中,这些人也算是他捏在手上的人质,不怕荣哥不就范。

就李城中想来,荣哥长老手握四百契丹兵,又占据着燕郡城,身后还有乌隗部的支援,之所以听从大长老完失明的劝告举城易帜,恐怕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家人在柳城。他放任荣哥长老继续驻守燕郡的另一个用意,还有防范契丹乌隗部的原因,大家都是契丹人,你乌隗部总不好意思来打我吧。

第三章 辽西双城(三)

进入柳城的第五天,李诚中将城中形势稍微稳定了一些,便开始考虑战胜者福利的问题。没有办法啊,他手上实在缺钱,而自家欠账也多,可谓负债惊人。

在白狼山几次战斗中,他前下了大笔的战殁士兵家属安置费、受伤士兵抚恤费、立功士兵奖励费,这还不包括答允过士兵的田亩。当初大伙儿都在白狼山中窝着,李诚中没钱,大伙儿也心知肚明,如今杀出白狼山了,再要拖延可就说不过去了。

这笔开支数量之庞大,让李诚中十分头疼,他悄悄计算了一下,几次战斗下来,要派发出去的赏金和抚恤金总计达到两万三千贯!之所以会出现这么高的数字,是因为他的部下在几次大战中累积的军功太多,尤其是白狼山北麓和契丹品部主力的决战中,几乎所有队、伙都荣立功勋,同时战殁和受伤的士兵也不少。

其中还有许多士兵多次立功,能够拿到的赏钱加起来十分惊人。除了阵斩敌将等特例之外,李诚中所部是不按照斩首计算军功的,赏金的发放以作战单位立功次数来计算。

就以前营甲都左队第五伙伍长罗源安来说,榆关城下时他在钟四郎手下,战斗中钟四郎伙荣立集体功勋,罗源安为此获得赏钱一万,战斗中负伤,抚恤金五千。

白狼山军寨防守战中,罗源安随同钟四郎成功拖延契丹人进山的时间而再次立功,又是赏钱一万。

第一次突袭契丹品部营地之时罗源安继续立功,还是赏钱一万。

第二次突袭契丹营地暨白狼山北麓战役中又立大功,赏钱一万;亲手格毙契丹步军将领卜登,赏钱五千。

奔袭柳城之时,李诚中答允过随行百人每人赏钱五千,其中又有罗源安的份。

加起来,李诚中欠罗源安五万五千钱,即五十五贯。这笔钱还不包括月饷,若是加上月饷,将达到六十五贯。也就是说,罗源安拿上这笔钱以后,至少可以五年内生活无忧,如果奖励的田亩也兑现的话,他甚至可以光荣退役,从此享受快乐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