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页

图利盘算着,等这次领兵将榆关打下来之后,耶律家和述律家就会允诺支持自己,再有乌隗部乞活买从旁襄助,部族长老大会无论如何都应该能召开了,完失明长老到时候恐怕也会掂量掂量自家的分量了罢。抛开乞活买不论,耶律家和述律家对自己表示支持,就意味着迭剌部对自己的支持,而只要迭剌部支持自己,整个契丹八部中,还有谁能说个不字?

等他接掌了俟斤大位,便要将契丹人从柳城中迁居出来,重新恢复逐草游猎的生活,以免自己的部族因躲在城墙后面而渐渐失去锋锐的棱角。

至于出走到白浪水畔分居的弟弟兀里,图利真没怎么正眼看得起过,原先最忌惮的就是大母身后的述律家,如今述律家已经转向了自己,自己还有什么可惧怕的?大不了到时候将大母的命存活下来,交还给述律家便是了。只是可惜了兀里身边的可丹,那个挞马勇士虽然不擅指挥作战,却英勇了得,实在是冲锋陷阵的一把利刃,这样的勇士放在图利的身边,那就是一把好刀,可惜却跟随了兀里……

对于可丹的武勇,图利是深深了解的,可以称得上猛将之才;同样对于可丹的智谋,图利也是心知肚明,让他领兵,确实有些为难人。图利这半年东征西讨之中,一直密切关注着兀里那方的情状,约略知道一些兀里在榆关和白浪山的连连碰壁。因此,他对如何处置可丹心中十分犹豫。杀?还是不杀?这确实是一个问题。

除了兀里以外,图利还在考虑榆关汉人的事情。他刚回柳城便派遣了数十名精锐游骑南下,尽可能多的搜集榆关汉人的消息。在图利看来,虽然大唐卢龙军不是渤海国粟靺人可比,但卢龙军精锐早已在南征魏博中损失殆尽,只要做好周密准备,拿下榆关应当不成问题。图利听说,卢龙军沿关墙一线的各处关塞都被契丹各部压得喘不过气来了,镇远、蓟门等处还一度被攻陷过,让破城的契丹各部着实抢了不少好东西回来。图利还听说兀里曾经攻破过榆关,只是因为胆怯才劫掠一番便匆忙放弃,既然兀里那个没用的弟弟都能攻破这座关城,自己凭什么拿不下来呢?

心中一边盘算着,图利干脆再次去见大长老完失明,他的底牌已经丰厚了许多,也到了向完失明展露一二的时候了,否则部族长老大会迟迟不能召开,拖下去终究不像样子。图利打算跟完失明好好谈谈,对这位大长老,他心中一直是极为尊敬,他心目中部族大会的召开之期,应当定在雪化日暖之时,距今尚有一个多月,这一个多月嘛,是图利留给自己南征榆关的时间,恩,顺便把那个无能却自大的弟弟收拾了,也算彻底扫清眼前挡道的路障。

第七十章 仁恕之道(三)

航斡石烈一支是品部两大家氏之一,自品部形成以来,便作为辖赖石烈家的得力助手,牢牢占据了品部大长老的位置。与部族其他长老的推举不同,大长老始终出自航斡石烈家,便如同俟斤始终由辖赖石烈家继承一般无二。这一代的品部大长老名叫完失明,在品部之中具有极重的话语权。自俟斤暴病身亡后,完失明对整个部族的影响力显得更加重大了。

进入柳城已经数个年头,品部贵人们占据了城中原有的大户人家宅院,过上了富贵定居的生活。完失明也不例外,他为自家选择的是一套三进大院,前院接见外客及办理部族公务,院中轩敞整齐的空场则置放了一排兵器架子,架子上挂放着刀、枪、弓、斧等诸般兵刃,架子旁还随地摆放着石锁等物。得空的时候,这位老人会在场内耍耍刀枪、提提石锁,回忆一番当年之勇。

中院是老人会晤秘客、接见心腹、处理重要私事的地方,如今完失明正在中院左厢的茶房内品茶。品茶是完失明进了柳城之后养出来的习惯,以前在草原之上,喝茶只是为了清爽牙口和油腻的行为,纯属生活的必要之举,就好似吃肉是为了填饱肚子。完失明从没想过喝茶会有那么多道道在里面,而且依照南人的说法,应该用“品”字更为恰当。

完失明端坐在一张圆木胡床之上,有时候会不自觉的将垂下的双腿交叉盘一盘,他总觉得还是坐在毡毯上舒服,可既然听说“坐床”是大唐贵人们的习俗,完失明便努力按照这种坐法去适应,免得被眼前的这个瘦子鄙薄。

瘦子名叫崔成,是完失明进入柳城之后认识的一位汉人行商。据崔成自述,他乃是清河崔氏子弟,出于中原五姓七望的贵族门阀,只不过如今战乱纷起,崔氏家道中落,才不得已走上了行商一途。完失明不知道什么是“五姓七望”,他只知道这个崔成拥有很多海船,每年都要从南方押船渡海,自白狼水入海口逆流而上,直抵柳城。

这几年里,崔成带来了大量品部急需的物资,盐、茶、白瓷、绢布等等,换取品部积攒在手中的皮毛和各类山货。当然,每次崔成来到柳城,都会拜访完失明,并送上一些南方汉人所用的好东西,比如他现在正摆弄的一个大木箱子。

崔成打开箱子,依次往外取出一件件物什,逐一摆放在完失明面前。

“上次便与大人说过的,是以此番北上,便带齐了。此物共二十四件,若想好好品茶,缺一不可……”

“这是风炉,生火煮茶之用……炭挝,用以碎炭……火夹,夹炭入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