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页

第二天一早,胖子王二将解里从窑洞中接出来,递给他一把树枝编成的笤帚,于是解里得到了自己在白狼山中的第一份工作,清扫校场内的积雪。此时已经有几个百姓挥舞着扫帚开始清扫校场,解里的任务是将其中的一块区域清扫干净。胖子王二告诉解里,将这块区域清扫完毕后,可以挣到一个工分。

“工分”制是李诚中向冯道提出来的。由于白狼山军寨实行物资配给制,所以必须对如何分配物资进行合理的规划,既要做到饿不死人,同时也要激发百姓的劳动积极性,使多劳者多得,少劳者少得,按照李诚中的话来说,这叫“按劳分配”。冯道听完以后眼前一亮,他认为这种“工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其实就相当于制钱,老百姓通过劳动来挣取“工分”,然后用“工分”来购买物资。所不同的是,“工分”制既解决了当前白狼山无钱的问题,更有利于组织和调配,并且便于集中力量做大事。

在这项制度下,无论大人小孩,所有有能力劳动的百姓都要参加劳动来获得工分,然后以工分来换取白狼山物资仓库中囤放的货物,包括粮食、衣被、盐、肉脯等等。为此,冯道将三位耆老、张老匠和行商王二召集在一起,足足花了三天工夫,根据劳动的强度和时间,结合劳动所取得的效果制定出各种工作的分数,并依据白狼山现有的物资储备定下了各种物资的分值。

解里也听说了这种工分制,只是不知道一个工分能换多少粮食。胖子便王二告诉他,一个工分可以换取一块面饼,或者一碗粥。于是解里便开始为这个工分努力起来。

解里花了一个时辰,将所分配的区域清扫干净,然后将清扫出来的积雪堆到一辆木车上,再推着木车到后山的一处山沟中倒掉。他来回跑了好几趟,才将积雪倒空,然后解里得到了一块小竹片,这代表着他获得了一个工分。

用这块竹片在仓库门口换了一块面饼,解里三两口便塞下了肚子,然后,他感到似乎更饿了。他又去找了胖子王二,询问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事情,王二便将他领到后山,指着那四间小木屋道:“那些浴室看到了么?再过一会儿就到了洗浴的时候,我已经帮你申领了两间木屋的看顾之事,每进去一个人洗浴,你便要到一旁的热泉中打一桶热水送进浴室,每完成一队士兵的洗浴,便可以挣取一个工分。”

让士兵们至少每隔三天洗浴一次,是李诚中发布的强制性要求。这些士兵极其不讲卫生,大部分人一个月难得冲洗一次身体,让李诚中很是接受不了。尤其是自打训练以来,每天他都出没在一股股汗臭味当中,实在难以忍受。既然白狼山中有天然的热泉,为何不资源充分利用呢?因此,他也不管士兵们是否习惯,便将洗浴作为一项军事命令,予以强制推广。

“洗浴一次大概多少时辰?”解里问。

“一刻钟罢。”胖子王二道。

解里算了算,一个队有五十名士兵,分到两座木屋中,则各有二十五人。每人一刻钟,那么全数洗完的话,需要三个多时辰。

“四间浴室我都想看顾,可以么?”解里问。

为了不污染热泉,浴室建在远离热泉之外的山沟边,最近的一口热泉大概在三百步外,也就是说,如果四间浴室都由解里一个人来看顾的话,他在一个半时辰内,需要提五十桶水反复奔波三百步。这个体力活可不轻,胖子王二便问:“你能看顾得过来?”

解里点了点头,他需要将争取工分的时辰尽量缩短,哪怕累一点也没有关系,他实在是想多吃一点。

……

胖子王二引带了解里三天时间,帮助他熟悉了各种工作,认识了各工种管事的人,解里也在三天时间里拼命劳动,所有挣到的工分都换成食物塞进了肚子里。这三天虽然劳累,但吃的却比以前要多一些,所以解里觉得还不错,日子过得也比以前要充实,不像窑洞中整日里关着那么苦闷无聊。

接下来的日子里,解里便开始为自己的食物奔波忙碌起来,他洒扫过校场、仓库,到山中砍伐过树木,照料喂食过战马,清理过茅厕和浴室,到玄水中凿冰捞鱼,甚至跟随王大郎到山外收割过干草……每天劳累过后,解里都能把自己肚子填到六、七分饱。解里在劳动的过程中,还是没有找到逃跑的机会,始终有两个看管他的士兵跟随在他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