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李诚中和姜苗因为早一步退入城门洞内的缘故,此刻暂时处于安全之地。但这种安全相当短暂,一旦入城的弟兄们被守军消灭,自家也仍然难逃一死。两人对视一眼,不约而同向城外扑去,想要趁吊桥拉起来之前冲过去。但刚冲出去没几步,上方便射下一排箭雨,好在准头有限,并未射中二人,却也将二人逼回了城门洞内,只能眼睁睁看着吊桥终于完全拉了起来。

城内灯火通明,一片厮杀之声,城外卢龙军第二波接应的队伍也早就赶到了。只是此刻城内城外虽只一河之隔,却有如天堑,万万通不过去。无数火把点起,大队卢龙军兵只能站在护城河边逡巡不前,过不多时,城墙上一声梆子响起,又是一排箭雨洒下,将城外来援的卢龙军射得不住后退,双方就在城上城下拉弓对射起来。

城内卢龙军弟兄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死伤狼藉,此刻终于反应过来。这些健卒虽是刚入伍的新兵,但其中不乏游侠儿和猎手青壮,有些带得有弓箭的,便也纷纷躲到两旁屋檐下,摘下弓箭向房顶还击。在军官的大声吆喝下,不少卢龙军弟兄慢慢后退至城门左近的房舍内,更有十数人也终于躲入了城门洞内,以此为据点,渐渐稳住形势。

只是这般情状实在是危如累卵,大伙儿不仅要抵御周围房顶上魏博射手的弓箭,还要防住街道上对方的正面攻击,同时要注意城楼上方射下来的箭雨,也不知能撑到什么时候。

城门洞内躲避着的卢龙军弟兄又气又急之下,便纷纷破口大骂,有说魏博军不敢光明正大打一场,实为小人的,有骂贝州刁民阴险诈降,应当断子绝孙的。大伙儿惶惶之下口无遮拦,只能在这里凭空发泄,却是毫无办法。

第五章 贝州(三)

就在一筹莫展之时,十多个身着甲胄的大汉举盾护着指挥周知裕也躲入了城门洞内。周知裕一进来,便大声喝道:“怎么不杀出去?”

李诚中忙将城楼上有敌军射箭阻止的事情说了,周知裕咬着牙向身旁众人道:“谁愿再去,只需将吊索砍断,此战便可大功告成!罗游击就在城外,须臾便可入城。立此功者再升一级!”

周知裕身旁窜出条人影来,大声答应了,招呼众人一起上去抢吊桥,李诚中一看,正是本都的任都头。任都头带队往外冲,李诚中也只能硬着头皮跟了过去。

吊桥离城门洞只有十来步,但这十来步却极不好走。七八人刚冲出去一半路,城头便射下几支羽箭,箭箭咬肉,霎时射翻了三、四个,虽说大伙儿冲出来时顶了盾牌,但这箭的准头比李诚中刚才往外冲的时候要强得多了,稍不留意便会钻了进来。很明显,守军意识到这里是关键,调集了擅长弓箭的好手过来。

被逼到绝境上,李诚中也豁出去了,毕竟是当过兵的,使出穿越前部队里学到的行进战术动作,居然没有中箭。等李诚中紧跟着任都头冲到吊桥边,却无奈的发现,这吊索是铁质的。他和任都头两个一人砍一边,跳着脚砍了几刀,没半分用处,只能无奈的又跑回了城门洞中。

冲出去的七八人回来就只剩了李诚中和任都头两个,任都头臂上还插着一支羽箭。周知裕亲眼看了经过,也知道此路不通,只能皱眉苦思。此刻城内街道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双方开始了短兵相接,魏博军整队正面沿街推了过来,卢龙军士卒在有经验的军官指挥下,拼命抵挡着,逐渐退向城门附近,不时传来战死者中刀中箭时发出的惨呼声。

周知裕眼见无法可想,便大声吩咐召集附近人手,要亲自带队沿甬道登城。

任都头将周知裕拦了下来,道:“指挥不可亲身犯险,待某前往!”

周知裕也知道自己是城内主将,若是一旦就此身陨,攻入城内的弟兄们转眼就要溃散,只好用力拍了拍任都头的肩,沉声道:“珍重!”

任都头一笑,道:“若是某折在此处,还请指挥今后多加关照老父,替某尽些孝道。”言罢,大声招呼城门附近的弓箭手向上仰射城头,自己将身旁可战的十来人叫到一起,叮嘱大伙儿跟在他身后,便出了城门洞口,折向甬道杀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