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页

三天之后的3月24日,奥利中将启程返回前线。这时,陆军最高统帅部的命令已经下达给了德国在直布罗陀和青岛的驻军,他们也在第一时间行动起来。在直布罗陀,当地驻军动用了兵营和要塞的战备物资储存,并从当地购入大批粮食,从3月27日起每天都有近30艘被征用的德国商船进入直布罗陀港和马拉加港装运物资和军队,5天之内计划中的3万3千名士兵便全部登船出发;在青岛,当地驻军三天之内征齐了120艘德国商船和5艘德国邮轮,每艘船根据大小装运100到1000名士兵以及这些士兵三周的口粮,这些船只在德国太平洋舰队的护送下分四批从青岛出发,总共运载了2万7千名士兵。

3月23日,德国外交大臣施特雷泽曼会见了日本驻柏林大使中村将军,施特雷泽曼试探性的向对方表达了德国政府愿意提前向日本海军提供航空母舰的想法,日本人果然非常积极,并表示将在提前获得航母的前提下尽力满足德国政府的合理要求。

3月25日,双方进行了第二次会谈,施特雷泽曼正式提出了航母换假出兵的要求,中村表示需要向日本政府请示。

次日,中村带着日本政府的肯定答复第三次会见施特雷泽曼。除了航母之外,日本政府还希望从德国政府购入一批坦克和装甲车辆。

在向德皇报告了这一情况之后,施特雷泽曼告诉中村,请日本政府派遣全权代表前来进行详细会谈。

4月21日,以日本海军部参谋次长村上恪一为首的特别代表团抵达柏林,德方则派出以外交大臣施特雷泽曼、海军部副总参谋长罗尔曼少将为首的代表团与日方会谈。由于双方的分歧仅在于部分细节,因此会谈进展迅速,仅仅三天之后,双方就签署了旨在用假出兵换取真航母的《德土东南亚密约》。

在这之后,日本政府表现出极高的效率。4月23日,日本驻荷兰大使向荷兰政府转达了日本政府要求与荷兰共有荷属东印度群岛的要求,随即遭到荷兰政府的严词拒绝。

接着,日本海军展开了一场代号为“愚人”的海上军事行动,日本第3舰队于1916年5月1日对马六甲海峡进行了有针对性封锁,当天扣押了4艘荷兰籍商船,并派遣军舰在苏门答腊岛的几个主要港口附近巡弋。

鉴于当地荷兰驻军和舰队实力不济,荷兰政府先是命令驻军加强守备,同时对日本政府提出协商请求,但日本人随即抬高价码,要求荷兰人在一个月之内撤出荷属东印度群岛并将这些群岛的所有权转给日本。

此后,荷兰政府被迫转而寻求德国的帮助,德国政府一方面假意推托,一方面暗示日本政府加大搔扰力度。

迫于无奈,荷兰政府转而寻求美国政府帮助。

6月9日,日本军舰在槟港附近向荷兰巡逻艇开火,击沉击伤荷兰军舰各一艘,荷兰舰只随后开火还击。次日,日本驻荷兰公使向荷兰政府递交了最后通牒,要求荷兰赔偿日本在冲突中的损失,实际上,之前一天没有一名日本水兵伤亡。

6月10日,美国政府在荷日之间的调解宣布失败。

次日,德国政府突然向荷兰政府提出建议,由德国代为接管荷属东印度的陆上和海上防务,并出面平息荷日之间一触即发的大规模冲突。

荷兰女王和议会商议之后,于6月12日同意了德国政府的建议。

6月15日,德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一支分舰队进入荷属东印度群岛,以2艘巡洋舰、5艘驱逐舰和16艘运输船的“强大兵力”逼退了日本第3舰队的2艘战列舰、1艘巡洋舰和6艘驱逐舰,荷属东印度群岛从此纳入到德国军队的“保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