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页

根据德国陆军部专家们的意见,这两种火炮的使用价值都很高,而将军们倾向于采用本土企业克虏伯的新式加榴炮。在这一点上,辰天对将军们的意见表示支持,只是要求陆军部在确保这种新式火炮技术上已经没有任何缺陷的情况下才能批量定购。

在随后的重炮展示中,斯科达的240毫米重型攻城炮以其操作和运输的简易性力压克虏伯的240毫米榴弹炮而成为该级别展品的佼佼者,这很是让克虏伯的代表们感到失望,还好他们在前面两项产品中占据了不小的优势,至少不用像弗里德里奇·克鲁普军火公司一样空手而归。

今天的展示会原本只有三个级别的火炮展示,但根据德皇的要求,毛瑟、克虏伯、吉吉军火和柏格曼兵工厂将展示自己的新枪械,其中毛瑟的新枪被列入半自动步枪类,而剩余三家则统统将自己的新枪命名为“单兵轻机枪”,也就是冲锋枪!

尽管德国陆军目前的制式武器——毛瑟步枪在前一次战争中表现良好,但作为过来人,辰天非常清楚半自动和自动武器的意义,毛瑟1898在名声与传统上的影响力实在太大,以至于开始影响到德国陆军的发展,此时德国陆军从军官到士兵大都奉毛瑟步枪为第一利器,殊不知它精度高、威力大的背后存在火力上的极大缺陷,那就是射速!

相比于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毛瑟1898的射速就已处于下风,在1914年的蒙斯之战中,一万两千名英国步兵用他们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在半个小时内就彻底打垮了将近4万名配备了毛瑟步枪的德国兵的进攻——没有火炮,没有机枪,这是一场纯粹的步枪之间的对话,李-恩菲尔德vs毛瑟1898,结果李-恩菲尔德完胜。

通常情况下,步枪射击速度可以分成三个科目:爆发射速、持续射速以及齐射射速。与李-恩菲尔德步枪相比,毛瑟1898在这三个项目上都处于下风。在爆发射素方面,如果不考虑命中目标的话,李-恩菲尔德可以在8秒内将弹匣中的10发子弹全部发射出去;持续射击速度方面,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使用李·恩菲尔德可以在一分钟内瞄准射击20发,而且英国士兵有一种叫做“疯狂一分钟”的射击技术,可以在一分钟内用李-恩菲尔德步枪发射30发子弹。需要注意的是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技术,而不是只属于少数精英的专利;而在齐射速度方面,在良好的射击组织下,英国军队可以做到15次齐射每分钟。相比之下,使用毛瑟1898的德国军队只能做到10次齐射每分钟。要知道,德国军队从普鲁士时代起就是最注重步枪射击速度训练的部队,普鲁士步兵的队列齐射曾被称为“活动的炮兵”。

这还仅仅是步枪对步枪,用毛瑟步枪对抗半自动甚至是自动步枪的后果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战争的胜利和德国步兵的出众素质让大多数人忽略了这一点,以至于战争结束之后,第一个提出要改进毛瑟步枪的居然是德皇威廉三世本人!

在这种情况下,毛瑟公司推出了他们的1915半自动步枪。实际上,毛瑟本人早期也设计了两款半自动步枪即1898半自动步枪和1902半自动步枪一样,可惜,由于这两种半自动步枪存在一定的缺陷,加上当时的统治者威廉二世和陆军部的高层都对此不屑一顾,这两种步枪都随着保罗·毛奇的去世而逐渐被人遗忘。

这个时候,美国人却在半自动步枪的研究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而这其中的佼佼者,便是辰天身边这位勃朗宁大师,而另一为天才枪械师约翰·c·加兰德,此时还在斯普林菲尔德兵工厂研究手动步枪。实际上,辰天已经向这位28岁的设计师发出邀请,只是从目前的情况看来,加兰德似乎抱定决心留在美国。如果辰天的手下在年内无法将其说服的话,可选择的办法恐怕只有一个了。

“勃朗宁先生,下面进行试验的武器可就是您的长项了!”辰天说话的时候,勃朗宁早已将目光投向距此不远的试验场上,由于是枪械展示,工作人员在500米处设置了一排靶子,靠近看台这边则是四张长木桌,木桌上各自放着两把外观一样的武器和一些子弹,试验员正对这些枪支做着最后的检测和准备。

“第4批,第1号展品,毛瑟军火公司的1916式半自动步枪!”喇叭中传出一个颇有磁性的男中音,众人目光的焦点则集中到缓缓举起步枪的两位试验员身上。

啪……啪……啪……啪……啪……啪……啪……

短短15秒之内,第一位试验员将8发子弹连续的射向500米外的标靶,枪声停息之后,整个试验场安静得有些可怕,这是许多人第一次看到步枪以如此高的射速进行射击。

2秒之后,第二位试验员举起手中的步枪,说它是步枪,外表上又和传统步枪有着很大的不同,它没有普通毛瑟步枪那种优雅细长的枪声,长度几乎和骑枪一样短,也没有毛瑟步枪那大而直的枪栓。

在用同样的射速将8发子弹射出之后,第二位试验员缓缓放下自己的步枪,这时,第一位试验员已经完成装弹并重新举起步枪,细心的人已经发现,这种步枪的装填和传统步枪一样需要单颗单颗的装入内置的弹舱,时间看起来不算长,其实是需要娴熟的装弹技术才能在短的时间内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