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页

当天,俄国、奥匈帝国、土耳其、保加利亚、埃及等9国政府宣布承认鲁普雷西特及其新英国政府合法的国家,同时宣布与乔治五世政府断绝一切外交关系,并派出代表参加新英王的登基典礼。

随后一个月内,宣布承认鲁普雷西特政权合法的还有意大利、法国、希腊、西班牙等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秘鲁、墨西哥、阿根廷等亚洲和美洲国家。到了1915年底,除了英联邦成员国、各海外殖民地以及其他少数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已经自愿或者有条件的承认了由德国扶植的新英国政权。

新英国政权成立了,旧英国政权并没有就此放弃抵抗。7月初,德军逼近英国人“最后的堡垒”——奥古斯都堡,英王乔治五世宣布退位,让位给了自己的儿子爱德华·亚伯特·基斯顿·安德鲁·派翠克·大卫,即爱德华八世。然而,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继位的爱德华八世却遭到了广泛质疑,这其中包括许多守旧的英国人民,他们拒绝承认一位没有在英国本土加冕的国王,因而在乔治五世退位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许多英国人仍将这位被德国人软禁在怀特岛的前国王奉为君主。至于流亡加拿大渥太华的英国政府,能够掌控的也只是一些忠于旧主的联邦国家和殖民地,对于趁机脱离联邦宣布独立的殖民地和地区只剩下口讨笔伐的份了。

7月3日,在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最后一面圣乔治旗从旗杆上缓缓降下,驻爱尔兰的最后一批英国政府军宣布向爱尔兰独立军投降。至此,由德国政府秘密提供资金装备和军事教官、持续了近半年的爱尔兰独立战争以胜利告终。三天后,爱尔兰共和国在都柏林宣布成立,政府由爱尔兰新芬党、爱尔兰共和兄弟党共同执政,爱尔兰共和兄弟党领袖帕特里克·皮尔斯出任总统。

7月7日,德国、俄国、奥匈帝国、土耳其共和国等17国宣布承认爱尔兰共和国并与其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到了7月12日,包括美国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宣布承认爱尔兰新政权,而英国新政府和流亡政府也于7月14日和16日分别承认爱尔兰的独立,“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这一称号从此不复存在。

1915年7月10日,奥古斯都堡陷落,乔治五世成为德意志帝国的阶下囚;7月27日,英国本土最后一批正规军士兵停止抵抗,整个英国陷落了!

至此,持续了一年的战争在欧洲平息了!除去那些为失败而哭泣的人,几乎整个欧洲都在欢庆和平,德国首先宣布全国放假三天,而奥匈帝国、俄国、土耳其等国也纷纷以各自的方式庆祝胜利,就连法国、意大利的舆论也以一种积极的论调评价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不过,欧洲的和平并不是所有人都希望看到的,美国总统威尔逊在众院发表讲话时沮丧的说道:“一个正义的国度倒下了,天平失去了维衡的砝码!看!欧洲统一的时代为时不远,战争与我们的距离也在拉近!”

在这段讲话中,威尔逊还宣称美国应该做好应对战争的准备,包括提高常备军数量、为海军和陆军制定更新更强的军备计划、放弃孤立主义政策转而全力协助英国流亡政府。这一讲话引起了一定的反响,但多数人则认为欧洲的和平将使得世界局势趋于稳定,经济和发展将成为未来数十年内的世界主题。

8月25日,欧洲各国元首和政要汇聚柏林,他们将参加举世瞩目的欧洲和平大会,非欧洲国家也纷纷派出特使,以见证这一历史性会议的盛况。

第三十七章 瓜分和平

8月末的柏林,盛夏已过,令人发汗的热度正悄然被宜人的凉风所取代,一场大雨降下之后,人们隐约看到了秋天的身影。

这时的柏林,胜利狂欢早已结束,城市又恢复了往日的平和,人们依旧像从前一样工作着。随着战争的结束,大批复员士兵开始返回国内,而他们中许多人最大的愿望,就是到帝国的中心来看一看,因此柏林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三三两两的军人。他们身上没有步枪、刺刀或是其他致命武器,他们脸上洋溢着欢快的表情,战争,毫无疑问已经远离这里。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整个城市最为热闹的无疑是火车站了,除了满载复员士兵的军列之外,那里几乎每天都要接待来自各国的贵宾。沙皇夫妇前脚刚下火车,丹麦国王乘坐的火车就进站,这可忙坏了负责接待的官员。一辆辆华丽的马车穿行在火车站与皇宫之间,穿着带有鲜明特色衣装的人在街头漫步,这种情景从前也只有皇帝登基的时候才能见到。

辰天的皇宫里,草地是翠绿翠绿的,各种树木也枝叶繁茂,这一切正好为那些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的美丽贵妇们作衬托。她们随同自己的丈夫在人群中来回走动着、应酬着,或是聚在一起小声谈论着哪位帅气的贵宾,小小的扇子后面不时传出欢快的笑声。

战争中的英雄——德国的元帅和将军们成了众人视线的焦点,他们的身旁总是聚拢着成群的崇拜者,赞美的言语总是围绕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