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许校长,ZGZ-原子震动模型及…

开挂的学霸 吾叫大师 1205 字 2022-10-19

接着昨天没有完成的计算,计算剩下的铅、锌、钙。

虽说基本确定08纳米x射线是由自由电子撞击硼原子产生的,可以防万一,该计算的不能少。

一个小时过去,铅、锌、钙三个元素的计算结果都出来了,如他所料,确定是硼原子无疑了。

他将写有其他四种元素计算结果的a4纸找了出来。

看着看着,他想到一个问题。

是不是有必要建一个模型来预测自由电子撞击原子后的反应。

这个模型中,自由电子的速度,也就是所携带的能量是一个变量,原子所处的状态也是一个变量,再加上不同的原子。

这个模型想建起来,需要天量的计算,以及大量的实验数据去验证计算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模型,借助超算,只要输入自由电子和原子的状态参数,能在很短的时间算出结果。

他就不用这样重复的计算了。

这时,他想到了xx-氢原子振动模型和xx-钙原子振动模型,以及他即将搭建的特例“xx-氢原子振动模型”。

这三个模型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及特定状态下的原子吸收特定波长x射线,接着释放特定波长x射线,且原子发生位移,也可理解成原子产生了振动。

苏哲笑了笑,给这种模型想了一个名字:zgz-原子振动模型。

其中zgz代表着重光子。

要是思维再拓宽一些,zgz-原子振动模型只是一个特例罢了。

原子吸收电磁波,释放电磁波再正常不过了。

如元素的光谱。

将zgz-原子振动模型再拓宽些,那就是特定状态下的原子吸收了特定波长的电磁波,释放了特定波长的电磁波。

这个模型才是最终的模型。

当然,这个最终指的是单个元素,也就是单个原子,要是把化合物算上,那就没边了。

当然,不会真的没边,该研究的还要研究。

再说,这些现象的背后有着相同的机理,只要有够多的实验数据,不断的总结、发现,总能找到其中的机理,模型也就搭建起来了。

他看着a4纸上写的“zgz-原子振动模型”几个大字,想着又给自由电子撞击原子的模型取了一个名字:zdy-撞击原子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