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番外:帝王心 长生之梦,双……

再生欢 八月薇妮 4463 字 3个月前

端王被立为太子后,储君之位的“猜测”也算是尘埃落定。

此时距离北境那场可定乾坤的大战已经过去了大半年,又是一年之秋。

册立大典上,北原跟鄂极国,西北的婆罗洲,以及南边的几个小国纷纷派了使者前来恭贺朝见。

原先在定北城的宣王自然也回到京城。

宣王迎娶了镇国将军孙铉之女为王妃,而侧妃杨甯也生下了一子,只是据说在生产的时候有些危难,而那婴孩的体质向来不佳。

最引人惊奇的是,只要侧妃靠近那婴孩之时,那孩子便会大哭不止,声嘶力竭,不知何故。

加上那孩子的身体弱,所以一向都被奶母们带着。

宫中,皇帝如今已经不太理朝中的事了。

之前那场大病,虽说是故意夸大其词的成分居多,但皇帝因为先前服用丹药的原因,伤了根本,又加上皇帝是个最劳心的,里里外外,天下大事,自然不得轻松。

如今总算确立了储君,越发就把所有都给了端王料理。

幸而端王身边也还有个俞星臣。

俞星臣如今已经成为了太子殿下身边不可或缺的左膀右臂。

他本来就是端王府咨政,加上之前为端王殿下出谋划策,深得端王信任,几乎对他言听计从。

每日出入府邸,比之先前更加忙碌百倍。

俞星臣对此倒是甘之若饴。

忙起来,让他无暇去想别的事情,不去想,就仿佛不在乎。

纵观京内,俞侍郎可谓是头一号的大忙人。

而与之对比,另一个“大闲人”,毫无疑问该是薛放薛十七了。

薛放从被皇帝革职回京后,只做一件事。

那就是陪着杨仪。

起初的三个月,他跟杨仪几乎形影不离。

杨仪离京的时候,情形让人揪心,但不知他薛十七有什么比太医院最高明的林院首还厉害的手段,陆陆续续得到消息,杨仪确凿地在转好。

俞星臣听见这个消息的时候,意外,但又不觉着太意外,心中反而隐隐地有一种……像是理所应当的感觉。

这样才是对的。

就如同他说过的一样,她救得了天下人,难道竟救不了自己?

或者……最终不管是谁,只要她能好。

皇帝隔三岔五就要派人去行宫询问杨仪的情形。

幸亏在行宫那边有个江公公在,不然只怕就算是皇上派去的人,也无法知道杨仪如何。

因为他们根本见不着杨仪的面儿。

就如同长生南山上的人参被巨兽猛虎守着,薛十七也像是传说中看守着什么罕见至宝似的,不许闲人靠近一分一毫。

后来杨仪慢慢恢复,能够下地行走,双目也能重见天日。

皇帝心中喜欢,便下旨叫她回京。

薛放却拦着,说杨仪的眼睛依旧模糊,体质尚弱,暂且不适合颠簸,请皇帝莫要怪罪。

竟是公然的抗旨了。

魏明本来以为皇上一定会发怒。

毕竟这些日子,皇帝的一大半心思都在杨仪的病情上,若不是身边的人苦劝,皇帝只怕也要御驾亲临到温泉行宫了。

杨仪不得回来,皇帝自然不会高兴。

但出人意料的是,在最初的愠怒后,皇帝竟然又笑了。

这让悬心的魏公公很错愕,壮着胆子问道:“不知皇上、可是想到什么有趣的事了?”

皇帝哼道:“有趣的事倒是没想着,只是薛十七这份胆大妄为,朕却是早就心里有数的。”

魏明有心想给薛放说两句好话,又怕词不达意,或者在皇帝跟前适得其反,于是只陪笑道:“那是自然,皇上不管是料事,还是看人,都是准准的,有什么能逃得过皇上的法眼呢。”

皇帝瞥着他道:“朕又不是神人,哪里能够面面俱到,只不过薛十七,真真是从最开始就看透了他,从他胆大妄为到为了杨仪偷偷摸进宫内来,他的心性便可见一斑。”

魏明揣摩着,道:“小侯爷……倒像是没什么别的心思,满心里都是永安侯。”

皇帝道:“若不是看在他心思极纯的份上……朕岂会一次又一次的容他那些违例逾矩的逆天之举?”

魏明忙笑道:“皇上的心胸自然是可容天下,也正因为这样,先前北境之危,才能有小侯爷这样合适的顶上啊,可见皇上的眼界跟心胸,便是咱们大周的福祉。”

皇帝没有再开口,只转头看向殿外朦胧的天色。

半晌,皇帝才喃喃道:“朕的耐心也是有限的,这次就算了,若还有下回,哼……”

魏明转头就把这话偷偷告诉了小公爷。

蔺汀兰知道跟薛放说未必管用,所以在去行宫见杨仪的时候,便跟杨仪提过了此事,让她约束着点薛十七,不要叫他太过随意妄为。

不知道杨仪是不是真的“约束”了,总之在皇帝再次派人传杨仪回宫的时候,薛放确实陪着她重又进京了。

但她虽说正恢复中,但到底根基还未恢复,虽说从行宫到京城路途不算遥远,但仍是倍感不适。陪同的太监先行回宫告诉。

皇帝得了消息,竟命杨仪不必着急进宫,先行回永安侯府歇息就是了。

薛放还以为皇帝总算是有点体谅人了,毕竟如果要进宫,午门口下车,还得再多一番劳累,何况要面圣,岂不是让杨仪越发劳心乏神?

但令薛放万万没想到的是——在侯府门口,他抱着杨仪下车的时候,侯府之中,皇帝却已经等候多时。

原来皇帝竟是破天荒地出了皇宫。

在薛放的记忆里,皇帝好像从来没踏出过皇宫一步。

他记得不错,因为从他出生之后,皇帝十几年间确实没有离开过皇宫。

此时此刻,看着被薛放抱着入内的杨仪,站在厅门口的皇帝心中响起了一声喟叹。

此番就不消说了,他确实是惦记杨仪,毕竟数月不见了,很担心她的好歹。

又知道她路上不适,所以宁肯破例、亲身出来查看。

可算起来,当初皇帝的离宫之举……或多或少,也能跟杨仪有所关联。

这其中仿佛暗含“因果”。

此时宫中,太后先前听闻杨仪回京,也甚是牵挂。

本想终于可在宫中一见,谁知听说皇上竟然出宫去了。

对太后而言,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私下里,太后便跟丹霞说道:“你觉不觉着,皇上对于永安侯,有些太过……”她打住,话锋一转道:“当然,永安侯也确实难得,她的功绩,就连朝中那些大人们,有一个算一个,能有几个比得上的。可……就算是对最器重的朝臣,皇上也没有那样……恩深厚待的,竟透出几分亲密似的。”

如果说皇帝是贪图美色,或者还可以解释,但这一可能之前已经给否了。

那么皇帝对于杨仪的深恩,就有点可疑。

丹霞极为谨慎,陪笑道:“奴婢也不敢说,先前永安侯病危的时候,皇上着急的那样,还悄悄把人留在宫内诊治,又把行宫给永安侯住着,对了,还有大殿下的府邸……确实罕见,说是什么妃嫔反而都不及了,倒像是……”

“像是什么?”

丹霞忖度着说道:“倒像是单纯的对于喜欢的小辈的照料跟爱护。”

“小辈?”太后皱眉,虽不明白,但却也跟着点了点头,随口说道:“是啊,别说是皇上,连本宫看着那孩子,也打心里想对她好,可……”

可知子莫若母,以太后对于皇帝心性的了解,除了当初早夭的大皇子外,皇帝对于宣王跟端王等都没有这样“爱护”过。

皇帝对亲生的尚且如此,怎么会偏爱一个杨仪?

何况皇帝从来不是个重“情”而为的人。

相反,他淡漠寡情的很。

所以在杨仪身上的这点“关爱”,就显得格外扑朔迷离,令人不解。

丹霞打量太后的神情,把身边的宫女太监都打发了,自己上前给太后捶肩。

“说来,前日奴婢不知打哪听了一句话。”

太后转头:“什么话?”

丹霞极小声地道:“似乎是有人说,咱们的瑾妃娘娘,眉眼里仿佛跟永安侯有些相似……”

太后先是一怔,细细想了想,惊道:“怪道每次见着那孩子,总觉着哪里有些眼熟的!”

“不过娘娘不必多心,”丹霞又轻声道:“这也许是个巧合。毕竟皇上并没有那种心思。”

“巧合?”太后的眉头紧皱,思来想去,她轻哼了声,道:“这还真未必是多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