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 新方向,彩电 要钱又要股,对……

换做是南雁处在敬爱兰的位置,她不会想着养这孩子。

他们的父母对不起自己,凭什么要为他们收拾烂摊子。

可敬爱兰的神色那么的诚挚,打动了南雁。

这个被杨书林三言两语就哄骗住,过去十多年来辛苦奉养公婆的女人,她比死去的郑淑君,还有即将死去的杨书林要善良的多。

尽管有时候这种善良,会让人觉得好欺负,带来的并非好处更多的是恶意。

但她依旧还是坚持着这个想法。

倒是南雁有些迟疑,“你或许应该问问两个孩子的意见。如果真要带回家去,两个孩子真能够心平气和的接受这个孩子吗?”

敬爱兰有想过这件事,“头两年我掉了一个孩子,当时没想到有怀孕,干活的时候没留意,这孩子没了。”

她的孩子安慰她,说小妹妹是个胆小鬼,藏起来了。

说不定哪天就能再遇到。

“我知道,我收养这个孩子,可能会遭到别人议论,但我肯定尽可能的养活这孩子。”

敬爱兰的话让南雁意识到,她并非不知道其中利害关系,大概是因为这孩子跟她的孩子差不多大,激起了她的慈母心。

“要不这样好了,咱们明面上说把这孩子送到了省城的福利院,等过些天,再让爱兰同志‘捡’到这孩子。”

余明城急中生智,觉得自己这主意真不错。

“就算有人可能把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不过一般人才不会觉得爱兰同志会养这孩子。”

是啊,那恶心人的男人死了,她为什么还要养他的孩子?

才不。

常理而言,会让大家自觉地排除那个自以为正确的答案。

没了这些议论纷纷,这事其实也就好办的多。

毕竟大家都知道这小姑娘是个见不得光的私生女。

“余主任这个法子好,南雁同志,就这么办行不?”

南雁看着两眼放光的人,“你真想好了?”

敬爱兰看了眼病床上的那小小一个,“嗯。”

“那行吧,回头让余明城来安排这事。”

眼皮子底下,南雁倒也不觉得敬爱兰会虐待这孩子什么的。

她既然愿意养,那总比送到福利院好一些。

“这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余明城连忙点头,“知道知道。”

这事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领导吩咐下来的,余明城自然想方设法把这事办得稳妥。

让领导都挑不出刺来。

这事就是笔烂账,杨书林贪,贪恋美色贪恋钱财。

死了的郑淑君也贪,贪图安稳目光短浅。

这样一对父母,生出来的孩子会长成什么样呢?

说不好。

或许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更可能是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现在这孩子的抚养权到了敬爱兰手中,或许对这孩子都是一场造化。

瞧着死去的郑淑君还有那郑老娘的做派,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把孩子教养好的样儿。

为了把戏做足,余明城特意跟敬爱兰交代,过两天这杨书林被枪毙时,你得去看,骂他个狗血淋头。

表现的越是愤怒,大家越觉得你越恨他,回头这孩子引起的争议也就越小。

说白了就是利用人性嘛。

杨书林被执行死刑那天,南雁没去。

她正在看厂内图书馆的图书目录。

顺带着喊第三研究中心的老徐讨论国内其他无线电厂的发展情况。

“我记得日本在广东那边投资,说要生产电视机什么的,现在国内有其他厂家做电视机吗?”

“不能说没有,不过日本投资建厂的是彩色电视机,目前咱们国内的彩电生产厂家不能说没有,但没有再进行量产。”

主要是信号问题。

国内现在的黑白电视还没做到每户一台呢,能消费得起彩电的到底是少数。

南雁想起了自己那台彩色电视机,还在陵县那边放着呢。

“生产了也不一定自己用,说不定可以先出口呢,是天津那边有这个生产能力对吧?”

“是,不过之前在大地震中也受到影响,之前我去那边开会的时候,听他们提了两句,说是车间受灾严重,那条生产线也不能用了。”

大地震。

那件事都过去快两年了。

但注定要伴随着南雁一辈子。

脸上那异样的情绪让老徐稍有些奇怪,正想要关心一句,她又恢复了正常。

“那问问那边吧,如果天津那边不打算生产,你跟那边商量下把这条生产线弄过来,修整修整,第三研究中心来做彩电研究设计生产。”

第三研究中心啥都研究,但啥都没研究出来,凡事浅尝辄止不会进行太深入的研究。

一来经费受限,二来则是习惯使然。

南雁这话让老徐觉得也不是不行,但还是有些担心,“这么一条彩电生产线,怕是要花费不少时间。”

“要人要物都没什么,你打申请我批就是,日本的企业能够耗资巨大在咱们这边建设彩色电视机生产厂,你还看不出这其中的市场前景吗?”

这话让老徐醍醐灌顶,狠狠一拍大.腿,“可不是咋的!”

生意人嘛,无利不起早。

花那么多钱用好些年时间来建厂,目的可不就是为了挣钱。

日本那彩电厂都建设两年半了到现在还没建好,这意味着什么?

人家压根不担心浪费这两三年的时间。

他们都不怕,咱怕什么?

“成,我去跟天津那边谈。”

六月底,第三研究中心的徐兴华离开厂里,北上去天津谈判。

而在他离开无线电厂这天,南雁接到了来自首都的电话。

孙副部打过来的。

“你倒是到哪里都能折腾出来点东西。”

刚去芜湖才多久,这就抓了间谍,还连根拔起了一条谍报线。

这段时间,上海那边可是不太平。

跟那些敌特分子有关的人还有好些,这都要一一排查。

有的胆子小,主动交代了事情。

有的则是想要逃跑,但哪能跑得了?

这不,事情闹腾起来,上海那边一度风声鹤唳。

这些年来,尤其是与美国、欧洲日本那边建交以来,闹的最大的一次。

不止国内闹,还闹到了大使馆那边。

可是把驻华大使阴阳怪气的埋汰了一通。